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湖北中医学院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形神共养是指思想安闲清静,心无杂念,可保正气调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内经论四时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那样感到满足,这样一来“无扰乎阳”,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饮食药物 “民以食为天”,饮食药物对于四时的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春季阳气初生,宜辛甘发散品,而不宜酸收味,所以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甘以缓……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3.html

五味免偏嗜 饥寒防失宜--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上)_【中医宝典】

...五行自然理也。”因此,调节五味的平衡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五味的偏嗜是中医饮食养生的首要原则。 节饥饱,避免饥饱失宜 饮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00.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寒者温”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03.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夏至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饮食调养,有夏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物亦能助心气而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10.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学可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01.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春分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避免不适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94.html

清明养生与自然同步_养生_【中医宝典】

...脾,忧伤肺”,因而要避免此类过度的情志变化。千金方中也有记载:“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当春季气旺之时,肝气会影响到脾的功能,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的饮食调养宜辛、甘、温之品,少酸涩品。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76.html

小寒时节话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在进补不要被“五味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肥甘厚味多伤身 一般说来,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20.html

二十四节气养生芒种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肉,多饭”,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肉食,多谷菽菜果,自然冲和味”。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906.html

共找到652,2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