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对经义有较多发挥。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现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3.htm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对经义有较多发挥。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现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8.htm

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世纶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对于半表半里是谁先提出、最早见于何处?历来争议不断,多数人认为是成无己先提出,理由是伤寒论记载是“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而成无己才明确提出“半表半里”。即“半在里半在外”,和“半表半里”不是同一词义。但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34.html

高世栻(shì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士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时家贫,自觉通俗医书。后从师于张志聪。张氏撰本草崇原,未竟而卒,世栻继之,并曾纂集张志聪所注解的伤寒论集注。此外,对内经加以注解而成素问直解一书(1695年)。晚年有医学真传...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71.htm

伤寒论本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即医门棒喝二集。九卷。清·章虚谷撰于1835年。作者鉴于伤寒论辞简意深,理法微妙,读者难以领会,注本虽多,却不易找到符合简明切当者,遂重为编注。编次参考伤寒论条辨,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提纲,阐述各经病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2.htm

伤寒论本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即医门棒喝二集。九卷。清·章虚谷撰于1835年。作者鉴于伤寒论辞简意深,理法微妙,读者难以领会,注本虽多,却不易找到符合简明切当者,遂重为编注。编次参考伤寒论条辨,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提纲,阐述各经病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2.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清·沈尧封撰于1765年。作者认为伤寒论中所论伤寒,亦即难经所述广意伤寒的概念。据此分析六经病证,并辨太阳证传经、病解和误治,对于临症识病,分辨相似而相混的证候有一定的启发。末附脉法及伤寒论全部方剂。是研究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0.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清·沈尧封撰于1765年。作者认为伤寒论中所论伤寒,亦即难经所述广意伤寒的概念。据此分析六经病证,并辨太阳证传经、病解和误治,对于临症识病,分辨相似而相混的证候有一定的启发。末附脉法及伤寒论全部方剂。是研究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0.htm

伤寒论辨证广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1.htm

伤寒论辨证广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1.htm

共找到466,4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