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4.htm

金匮要略浅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2.htm

卷一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论伤寒,金匮要略论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注,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4-0.html

两汉及三国时期中医文献发展概述_【中医宝典】

...重要F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中医文献的诞生、形成发展,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仅就两汉及三国时期中医文献发展概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所见,加以概述。 从汉朝立国到三国统一归晋,经过了四百七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36.html

解读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_【中医宝典】

...生物全息律及其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中医生态学初探”、“激光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等等,对古老的中医文献研究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把这些文章集合起来为专业研究人员服务是这本“索引”与其他工具书不可替代的功能。 4、医学史文献论文索引是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1.html

现代针灸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种。其中的五十二病方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阐发,该书在七十年代末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1976年中,由卫生部组织的“西藏医学文献调查小组”进藏,对由于文革冲击而被束之高阁的大量藏医古文献进行调查,其重点调查研究四部医典及八十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7.html

医学理论研究文献整理_【中医宝典】

...一、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火量过大,易燃伤机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0.html

卷一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论伤寒,金匮要略论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注,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

http://qihuangzhishu.com/666/2.htm

林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医书校订刊印,为保存古代医学文献和促进医药传播作出贡献。其治学严谨,如校素问,采数十家之长,端本寻支,溯流清源,改错六千余字,增液两千...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22.htm

金匮要略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02.htm

共找到582,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