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汇通的经验教训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医学体系的异同和优劣、长短,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宣传中医学理论,成为近代医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把吸取西方医学的科学方法,作为发展中医学途径之一,尽管是初步的尝试,但对后人也是重要的启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9.htm

优质的中医书籍_中医之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籍部份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论4、金匮5、针灸大成6、伤寒杂病论7、千金要方翼方近代优良中医书籍1、中西汇通医书(四川唐容川字宗海着);2、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江苏淮阴曹颖甫着);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zhiyao5500/127-11-5.html

优质的中医书籍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古籍部份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论4、金匮5、针灸大成6、伤寒杂病论7、千金要方翼方近代优良中医书籍1、中西汇通医书(四川唐容川字宗海着);2、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江苏淮阴曹颖甫着);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着)...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58.htm

王清任_医林改错版本及王氏族谱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唐宗海推广其义,证以内经异同,经脉奇经各穴,及荣卫精气,为西医所未及。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欲通其邮,而补其阙,两人之开悟,皆足以启后者。医林改错上下两卷。王清任亲临坟茔义冢观察亡儿脏腑,或实地观察刑后人体器官,“访验四十二年,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qingren/455-3-0.html

张锡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宣扬中西汇通,尤其中西医生理解剖学、中西药结合之原理。其平生之学术见解,医疗心得,皆汇集为医学衷中参西录计三十卷,常有关于汇通中西医论及疗法的惊人之见,于当时颇有影响,与张生甫、张山雷合称“三张”。另著菊轩诗草。其子张荫朝继其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46.htm

王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部位名称。出灵枢·。“王宫在于下极”。“王宫今名山根”(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卷下)。内应于心,心为君主之宫,故称该处为王宫。详见山根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64.htm

陆渊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著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75.htm

方以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利用,有汇通中西之倾向,可视为我国早期汇通思想医家之一,认为中西之学各有所长,尝言西医“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故引用汤若望之主制群征中西医之解剖学,介绍于国人。其著作甚多,东西均物理小识通稚等,其中除哲学等方面内容外,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68/308.htm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56元素及一些化合物。后人将以上书合编统称合信氏医书。这是一套较系统的近代西医学启蒙教材,是西医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发端,曾一版再版,对我国近代西医初期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嘉约翰自1859年他开始翻译西医书籍作为授课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9.htm

方剂学的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费伯雄医方论费伯雄著于1865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5.htm

共找到559,5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