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要,则色脉是矣”。明代徐春甫撰古今医统认为:“僦贷季,黄帝时人,岐伯师也。岐伯相为问答,著为内经”。岐伯: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8.html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也吸取了国外的用药经验、处方、药物,甚至医学理论。这些相互间的交流,对发展和丰富中国医药学,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其时与我国有过交住的地区和国家有九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六朝时之怪与人-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六朝时之怪与人 上次讲过:一、神话是文艺的萌芽。二、中国的神话很少。三、所有的神话,没有长篇的。四、汉书艺文志上载的小说都不存在了。五、现存汉人的小说,多是假的。现在我们再看六朝时的小说怎样?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与人乃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0.html

辽夏金元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之,宝藏之,视若无上之药物”,在回回药方中可看到不少方剂内运用此药。回回药物输入的另一途径是经海路。据元人汪大渊岛夷记载,当时中国商船在同波斯湾地区的贸易中,运回不少药材,如甘埋里(今伊朗哲朗岛)的丁香、豆蔻、苏木、麝香;挞吉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0.htm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发展,为现代医学辞典类著作和各种工具书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60年)所载,这一时期的医学丛书约有135部,辞典类著作约14部,书目类著作约34部。三、医学史研究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中国第一部医学通史,我国系统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宝典】

...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医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7.html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56种元素及一些化合物。后人将以上五种书合编统称合信氏医书五种。这是一套较系统的近代西医学启蒙教材,是西医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发端,曾一版再版,对我国近代西医初期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嘉约翰自1859年他开始翻译西医书籍作为授课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9.htm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圆满的,我们认为只能是诸种因素综合参与不断发展的结果。一、本能与医学医学源于动物本能,西方一些著名医学史家大都持这一看法。中国学者在千年前已有这一论述。唐一书朝野佥载中说:“医书言虎中药箭,食清泥;野猪中药箭,逐荠苨而食;雉被鹰伤,以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htm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生队伍。医缓、医和、扁鹊及其弟子子阳、子豹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职业医生,公元前6~5世纪的秦国还有了专门的宫廷医疗机构,并设有“太医令”这一官职。同时,专门医学著作也陆续问世,如长桑君授与扁鹊的禁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足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医学史的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这就是‘史识’”。史学,是指医史知识、医史学的理论。隋书·经籍说:“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记,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尽管这样要求标准不甚完备,但其中“博”与“通”这两条有可取之处。博是指...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htm

共找到487,9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