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按:前条论述眼部识症的重要性,后条论述眼病辨证的方法。辨证首先要识症,辨证是识症的高级阶段。症状和体征的搜集,来自详细的问诊和检查。中医眼科辨证的基础是整体观点,根据这一原理,产生了许多辨证方法,如五轮...
...肉苁蓉60g(酒浸一宿,焙干),甘菊花150g,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食前盐、酒送下。可改作汤剂:每味各10g,水煎服。功用、应用同《审视瑶函》菊睛丸。4.杞实粥(《眼科阐微》)杞实粥内用粳米,芡实先煮再枸杞。目得精气方能明,填精重在...
...中医眼科学会,至今已举办9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还创办了《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等。这一切都充分地显示了建国50年来中医眼科事业的蓬勃发展,成果丰硕,形势喜人。目前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眼科工作者,正面向新世纪,携手并进,继续为实现中医眼科...
...《中医眼科临床实践》)金银花15g,蒲公英15g,桑白皮10g,天花粉10g,枳壳5g,龙胆草5g,蔓荆子10g,黄芩10g,制大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服银花解毒汤,角膜实质层浸润、水肿逐步吸收,混浊犹存,舌光无苔者,热毒渐清,阴液...
...眼科的诊断,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眼病进行诊察与判断的方法。诊察与判断是理论联系实际诊断眼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正如《审视瑶函·弃邪归正论》所说:“夫有诸中然后形诸外,病既发者,必有形色部位之可验,始知何脏何腑,某经某络,所患虚实轻重,然后对症...
...摘要:清代前中期中医眼科文献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记载技术之进步,展现出中医眼科发展的一个高峰。综观清代中医文献所载内容,中医的治疗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清代眼科文献中医眼科辨证论治上展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应用金针拨障的眼科手术技术发展...
...眼为视觉器官。人类感知外界环境各种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的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故眼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中医眼科学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防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防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
...白。肝经寒浊上逆,扰动清阳之气,加味吴茱萸汤主之。按:真性偏头痛合并的眼科病证称闪辉性暗点,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可双眼或单眼发病,青年女性较多见。本条与前条病种不同,皆为肝经寒浊上逆,主以散寒降逆之剂,乃异病同治之列。加味吴茱萸...
...医学丛书。九十卷,十五种。吴谦等主编。是乾隆年间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医学丛书,刊于1742年。全书采辑自《内经》至清代诸家医书,“分门聚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见卷首奏疏)。内容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医学丛书。九十卷,十五种。吴谦等主编。是乾隆年间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医学丛书,刊于1742年。全书采辑自《内经》至清代诸家医书,“分门聚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见卷首奏疏)。内容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