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十二律之长,今依淮南九九之数,则蕤宾为重上。又言五音相生,而以宫生角,角生商,商生徵,徵生羽,羽生宫。求其理用,罔见通途。 及元始中,王莽辅政,博征通知钟律者,考其音义,使羲和刘歆典领调奏。班固《汉书》采而志之,其序论虽博,而言十二律损益...
...集部其类有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说类。内别集猥多,复分为上、中、下,合四百八部,计六千一百六十一卷。昔屈原作《离骚》,虽诡谲不可为训,而英辨藻思,闳丽演迤,发于忠正,蔚然为百代词章之祖。众士慕乡,波属€委。自时厥後...
...悉是纸上语耳,仆皆先已诵得之。至于奥赜之境,翻似未见。”有以其言告重者,重呼与议论,十余反,重甚叹服之。 文远方正纯厚,有儒者风。窦威、杨玄感、李密皆从其受学。开皇中,累迁太学博士。诏令往并州,为汉王谅讲《孝经》、《礼记》。及谅反,除名。...
...一:《非攻上》 1、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
...,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 成帝咸康中,会稽虞喜因宣夜之说作《安天论》,以为“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塊焉在下,有居静之体。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圆则俱圆,无方圆不同之义也。其光曜布列,各自运行,...
...。《山海经》曰:白石山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焉。世谓之纻麻涧,北流注于谷,其中多碧绿。谷水又东,涧水注之。《山海经》曰:娄涿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涧水出焉,北流注于谷。挚仲治《三辅决录注》云: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涧、谷二水...
...溥可封平阳郡王:仍并赐光禄大夫。丙申,罢诸色选举,岁旱故也。己亥,御写《周易》义五道示群臣,有人明此义者,三日内闻奏。时李仲言以《易》道惑上,及下其义,人皆窃笑,卒无进言者。 九月乙酉朔。辛亥夜,彗起太微,近郎位,西指,长丈余,西北行,凡九...
...,波斯王卑路斯来朝。壬寅,天后上意见十二条,请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每岁明经一准《孝经》、《论语》例试于有司。又请子父在为母服三年。虢王凤薨。 二年春正月甲寅,荧惑犯房。壬戌,支汗郡王献碧玻璃。丙寅,以于阗为毗沙都督府,以尉迟伏阇雄为毗沙...
...死,则虽有痕伤,其实是以他故致死分明。曾有验官,为见头上伤损,却定作因打伤迷闷不觉倒在水内,却将打伤处作致命,致招罪人翻异不绝。 更有相打散,乘高扑下卓死。亦然。但验失脚处高下、扑损痕瘢、致命要害处,仍须根究曾见相打分散证佐人。 凡验因争斗...
...物有差。 △《五代会要》三十卷 右皇朝王溥等撰。采梁至周典故,纂次成秩,建隆初上之。 △《三朝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 右皇朝章得象天圣中被诏以国朝故事,因革制度编次。宋绶、冯元、李淑、王举正、王洙同修,得象监总。庆历四年书成上之。 △《六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