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
...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 董奉是汉代有名的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
...患难相从的肢体或器官,只图自我生命的再活下去。由此可见,即使是我的身体,到了重要的利害关头,仍然不是我所最亲爱的,哪里还谈什么我真能爱你与他呢!所以明朝的诗僧(木有)堂禅师,便说出“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的隽语了! “轻两臂”的故事...
...,很快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拥护和政府的认可,全世界至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庆祝活动,从而成为全球性的节日。1987年11月27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199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称之为“世界...
...中医的由来 一、易学中医是一般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中医研究院副教授1993年12月4日,世界太极金奖获得者杨力,在周易与中医学的一书的前言中说:“周易”是中国的文化巨著,是我国的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文献,理深义博,是自然科学的胚基,多种...
...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由来。 ...
...即使是同样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学、佛学也是无法比拟的。而代表了中医完整体系形成的《徐大椿的“博览方书,寝食俱废”,要求医者有渊博的知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这与儒家“智”的标准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儒医也往往代表了拥有一颗仁爱之...
...焦木”为笔名点评,还对不少句子加上了双圈,鲁迅也从此开始了文学生涯。恽铁樵在任《小说月报》主编时,还曾提携过许多文学青年。林琴南、钱基博、许指严、王西神等名家皆为之撰稿,为读者喜爱。他对小说对于文学和社会的价值,有独到的见地,常谓“小说当时有...
...生之脉诀.大乖至道.马宗素之铃法.殊戾宗传.伪褚之遗书.倒装五脏.斯则冒窃儒名.实皆蠹医者也.故 李黄暗斋先生云.非明理之儒.医书不可乱读.信然矣.是所贵于儒医者.须具有大学问.大见识.大胆力.特明真假关头.不失经权妙用.方无忝此司命之责矣...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的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竟是醉心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