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儿病_【中医宝典】

...部位浮沉,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古人将小儿指纹的这种变化,概括为四句话:浮沉分表里,红紫寒热,淡滞定虚实,关测轻重。 疾病在表,则小儿的指纹浮浅于表面,显露在皮肤之上。而感冒之初,疾病在里,则小儿的指纹沉于内,深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71.html

服用膏方须辨识体质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向佳 进补圣品——膏方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最早记录膏滋方的中医书籍是《秦伯未曾称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祛病之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956.html

实现虫草资源可持续发展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来实现虫草资源可持续发展。 :增加虫的繁殖数量增加菌的繁殖数量增加幼虫的喜食植物 增加虫的繁殖数量。虫草是由蝙蝠蛾幼虫与真菌结合生长而成。首先要有大量的虫源,在自然条件下,种蝙蝠蛾昆虫受环境的影响生存比较困难,它们为了躲避危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47.html

道教清的是什么意思?_道家_【文学360】

...道教清的是什么意思?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清境。南朝梁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清者也。唐唐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清玉帝乡。 2.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15.html

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正确指导方证,求得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不是简单的方和证的对号,而是涵盖了方与证药与病情的严格对应,即寒里等的对应。 ●中医所有的辨证方法和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方证对应;方证对应是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尖端。 近来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86.html

老年秋季起居养生坚持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老年秋季起居养生应该做到坚持,即:秋冻秋防秋练。 立秋之后,气清风寒万物变色,早晚凉风时至,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此时,应顺应时令,重视养生,特别是老年人应该做到坚持,即:秋冻秋防秋练,以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530.html

用好招儿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向佳 俗话说,一夏无病分虚。按照中医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当下已到了更有利于精微物质吸收与闭藏的进补时节,若调理得当,则可大大弥补夏日造成的虚损。 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五大主要剂型之一的膏方,凭借其一人一方的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37.html

苏北腊菜_【中医宝典】

...在苏北农村,腊菜是最具代表性和风味独特的一种菜,它是用麻菜腌制的,因一般在入冬后的三九时节制成,所以被称为腊菜。 麻菜是叶用芥菜的一种,北宋苏颂著《本草纲目》中称其有通肺豁痰,利膈开胃之神功腊菜味美,其做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74.html

膏方制作步骤_中药制剂_【中医宝典】

...煎完后,静置沉淀,再用4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煎出的药液放到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使它逐渐形成稠膏状。如果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熬制的膏方一定要到滴水成珠(膏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251.html

《伤寒论》阴三阳指病位——从欲解时六病本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组合成新的概念,无法用别的更具体的内容来解释,只能叫阴三阳,其中已经包含了阴阳气的多少虚实寒热等内容。 在《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6条欲解时条文在《伤寒论》的其他传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340.html

共找到745,4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