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过程中血小板聚集的分子基础是血小板表面的粘附分子。在动脉和静脉中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有所差别,所涉及到的粘附分子也不尽相同。(一)粘附分子与动脉凝血动脉中形成的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称为白血栓。动脉中血栓的形成过程包括最初血小板与血管壁...
...所研究同一地区正常人群作为对照。表6-5 MHC三类基因产物特征及其功能 Ⅰ类Ⅱ类Ⅲ类基因产物H-2 K、D1区(Aα、Aβ、Eα、Eβ)C4、C2、Bf、Slp HLA A、B、CD/DP、DQ、DRC4、C2、Bf分 布几乎所有细胞表面...
...选择素分子的穿膜区和胞浆没有同源性。选择素分子的胞浆区与细胞内骨架相联。(二)选择素家族的组成目前已发现选择素家族中有三个成员:L-选择素、P-选择素和E-选择素,L、P和E分别代表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这三种细胞是最初发现相应选择素...
...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在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有产生的局部起作用。(4)高效能作用,一般在pM(10-12M)水平即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5)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高亲和性受体数量不多,在10~10000/每个细胞。近年来,细胞因子...
.../RANTEsR、NCP-1R和细胞趋化因子受体(red bloodcell chemokine receptor,RBCCKR)。有人将能与IL-8结合的IL-8RA、IL-8RB和RBCCKR(Duffy抗原)归为IL-8受体家族。...
...的囊膜抗原也可启动正常T细胞,通过细胞表面CD4分子交联间接地引起凋亡CD+4细胞的大量破坏,结果造成以T4细胞缺损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患者主要表现:外周淋巴细胞减少,T4/T8比例配置,对植物血凝素和某些抗原的反应消失,迟发型变态反应...
...同样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病毒粒子表面有10~12纳米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 HA的作用是将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唾液酸低聚糖)上,并...
...决定簇(表位)图10-3 抗原分子的T与B决定簇现已证明T细胞决定簇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属连续性决定簇。但它不存在天然蛋白分子表面,必须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为小肽分子,然后再与自己MHC分子结合才能被T细胞所识别。而B细胞决定簇可存在于天然...
...英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可极度耗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的B细胞,而记忆B细胞的再增殖与RA复发相关联。(Arthritis Rheum 2006,54∶ 613) 英国伦敦大学Leandro和同事调查了利妥昔单抗导致的B细胞...
...编码的抗原广泛颁布于淋巴细胞和其它有核细胞的表面,与同种内移植排斥有关,也是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主要刺激抗原;(2)控制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免疫抑制,以及免疫活性细胞之间相互作用;(3)编码补体系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