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篇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六节脏象篇 黄帝问曰∶脏象何如?岐伯对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36/41.htm

江海身_【中医宝典】

...、妇科、外感热病及内科杂病等领域均有较深造诣和较好疗效。如对慢性肾炎类疾病,提出了“外内合邪”致病论及“治客当急,治主当缓”诊疗观,采用“标本兼治、寓泻于补”方法,疗效满意;在中医性医学范畴,创立了“性与脏象学说”、“天癸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80.html

中医美容理论与审美_【中医宝典】

...不无疑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4、“藏象学说整体结构协调美中医认为,内在脏腑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都会反映于体表。脏象学说就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因而,中医所说脏腑并非只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是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2.html

从岐黄之术到《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不同内容归为12类,起到了举纲张目作用,方便了查阅。参考张景岳分类法,《黄帝内经》所包括内容大体有以下12类,即:摄生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学说、诊法学说、论治学说、针法俞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64.html

《内经》气质理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预报意义。因中医体质分类,是根据脏象学说内脏外象相合特点而划分,外象是内脏映照,所以通过外象可以观察内脏状况,《内经》体质分类正是体现了这一特色。因此,通过体质分析可以从外象及早获得内脏潜病信息,是有其科学基础。如《灵枢·...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htm

精气学说现代研究进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上》“精气为物”,及《管子 ·水地》“人,……男女精气合 ”等,从而把精与气概念统一起来,并汇入气学范畴之中。因此在哲学精气学说中,精与气内涵是相同,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极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共同本原;在中医学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9.html

十二经络脏象见证_《医旨绪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小便数而欠;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黄变,卒遗失无度。手阳明大肠经脏象(是经多血多气) 大肠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其经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商阳穴也),循指上廉(指上廉本节前陷中二间穴,本...

http://qihuangzhishu.com/742/80.htm

五运六气学说指导甲型H1N1流感防治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是根据疾病发生季节,来判断疾病病因病机转归及治疗一门学问。 在干支纪年中,一个花甲子有60年,其中十年是属“未羊”、“丑牛”年份。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认为,大凡是未羊、丑牛年份“二之气”火热主气之月,发生瘟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11.html

藏象学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学基础理论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6.htm

历史悠久中医药学_【中医宝典】

...脏象学说”。脏象学说就是根据人体外在生理、病理变化,探索其内在规律而建立起来一整套完整理论。� 中医关于脏腑解剖概念,写意而不写实,传神而不传形。� 中医这一套完整理论也是不断总结、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现在仍然没有停下前进脚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69.html

共找到847,2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