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今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2.htm

《伤寒论今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2.htm

《素问灵枢合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包括《素问十卷,《灵枢十卷。本书是1910年上海广益书局将明·马莳及清·张志聪二氏所注《内经合编而成。故又名《张马合注黄帝内经。合编时未增入新的内容。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9.htm

五运所化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观点,因为《黄帝内经中的甲和子是分开纪理和统一分析问题的(见《素问九大论),而浑天派则把甲和子配合在一起以纪数,转动一轮为六十,简称六十甲子数……金、元以来一些医家却把浑天派的六十甲子,用以讲运气学说,用六十甲子的干支数,以推出六十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9.html

医书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皇甫谧《黄帝世纪曰∶黄帝命雷公岐伯教别九针,着《内外经、《素问,书咸出焉。《黄帝内传曰∶帝升为天子,《针经、《脉诀无不备也,故《金匮、《甲乙之书皆祖《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24.html

内经经文读法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了,学中医者,容易学错,此其大概也。如要学不错,必须将大气升浮降沉中的圆运动,按着春夏秋冬五行六气的原理,整个的实地体验明白,自然了解《内经文义之所在。盖风者,春木疏泄之气也。平人大便不病飱泄,全在小便清通。小便清通,全在木气疏泄。春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20.html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可以看出脉法发展中仍未全脱色诊的过程,这些内容见于《素问、《灵枢之中。另外,《内经有无寸口分三关的诊法,过去认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尺内两傍”云云-段就是寸口三关诊法,但对此后人不能不质疑。如日本人丹元简就坚决认为《内经是没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阴阳二十五人 1、阴阳二十五人: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5.html

针灸从何而来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0.html

经络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的一个人体功能系统。《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确立,但《黄帝内经中多用经脉、络脉、血脉、经隧等概念表述相关内容。经络一词则是在其后的《汉书·艺文志中首次出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其后,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3.html

共找到490,4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