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损害_《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面神经由支配面部表现肌的运动纤维和中间神经两部分组成。中间神经由感觉和副交感纤维组成。面部经损害的部位可在脑干内、颅底、面神经管及其远端。因展神经核及脑桥侧视中枢与面神经核相邻。故涉及面神经的脑干病变常伴有眼外展或侧视麻痹组成的交叉性瘫痪...

http://qihuangzhishu.com/972/271.htm

椎管内神经鞘瘤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诊断 有明显的神经根性疼痛,运动、感觉障碍自下而上发展,肿瘤节段水平有一个皮肤过敏区,特别是存在脊髓半切综合征,即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运动麻痹以及触觉、深感觉的减退,对侧的痛、温觉丧失,以及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常引起疼痛加剧...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ZhuiNeiShenJingQiaoLiu253394.htm

委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之下合穴。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布有股后皮神经神经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腰脊强痛,腘筋挛急,小腹胀满,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33.htm

跨阈步态_跨阈步态的原因、跨阈步态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神经由L4-S3组成,其损伤造成足背屈、外展和内收、伸趾障碍,以及小腿前外侧和足背部感觉障碍。...

http://jb39.com/zhengzhuang/KuaYuBuTai339799.htm

复溜穴_下肢内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复溜,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289.html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_【中医宝典】

...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0天。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加强饮食和运动指导。3个月后,参照《中医常见病诊疗常规》,着重检测神经病变中神经传导速度指数变化等情况。 结果发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相关的正中神经、桡神经神经、胫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869.html

光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络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布有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39.htm

针灸面瘫_【中医宝典】

...□ 黄昭晴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中医院 中医认为面瘫多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突出。 初期风邪客络:宜祛风通络,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836.html

奇妙针灸细菌性感染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我在临床中常遇到病人问:我们用别的方法治疗某病很久了,一直疗效不好,用针灸吗?其实,他所问的疾病,如果及时施以针灸治疗,不但会缩短治疗时间,还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有理由说,针灸对疾病的调护与治疗作用,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253.html

平衡针灸38穴可治多种病_【中医宝典】

...来源、针法、取穴、优势等采访了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说,平衡针就是通过对外周神经针刺产生生物电信息传入中枢神经,在中枢靶轴的整合作应下,再通过传出神经达到对病变部位的应激性调整。 针刺过程中常见的医疗事故是刺伤脏器,而平衡穴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596.html

共找到214,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