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17.htm

《针灸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99.htm

《难经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五卷。原题宋·王惟一撰。明·王九思等辑。本书是将三国时吴·吕广、唐·杨玄操、宋·丁德用、虞庶和杨康候等人的《难经》注文加以选录分类汇编而成。全书按脉诊、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次序分为13篇。这是现存最早的一种《难经》集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87.htm

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补泻即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 【补泻】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00.html

弯针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弯针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的现象。 【弯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的现象。多由于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缩或移动体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应先轻轻地挪动、恢复原来体位,根据针的弯曲角度和方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61.html

温针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误用之.则危拙出于顷刻.唯灸得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9-4.html

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此相传之二难也。有此二难,是以上古学术,存于今者,十不逮一,并非故守秘密,靳而不传也。针灸一道,首重经络穴道,次即手法针法。如《灵枢》、《素问》、《难经》等书,皆为针灸家之祖籍。数千年来,无能出其范围,但某经某穴、主治某病、即已略而弗详。...

http://qihuangzhishu.com/716/2.htm

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相传之二难也。有此二难,是以上古学术,存于今者,十不逮一,并非故守秘密,靳而不传也。针灸一道,首重经络穴道,次即手法针法。如《灵枢》、《素问》、《难经》等书,皆为针灸家之祖籍。数千年来,无能出其范围,但某经某穴、主治某病、即已略而弗详。...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4-0.html

灸盏图_《灸法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仰式图(图)古圣用九针,失传久矣。今人偶用者,不但不谙针法,亦且不熟明堂。至于灸法亦然也。今用银盏隔姜灸法,万无一失。凡欲用此法者,须仿此样为式,四围银片稍浓,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计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

http://qihuangzhishu.com/932/7.htm

共找到1,6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