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或体液内除Ig分子外,还发现另一族参予免疫效应的大分子,称为补体分子。早在19世纪末,发现在新鲜免疫血清内加入相应细菌,无论进行体内或体外实验,均证明可以将细菌溶解,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免疫溶菌现象。如将免疫血清加热60°C30分钟则可...
...承霤病,胡勒综合征,软骨-骨营养不良,粘多糖病Ⅰ型,粘多糖增多症Ⅰ型,粘多糖贮积病Ⅰ型 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es,MPS)是一组由溶酶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系酶的活性缺陷使不完全分解的氨基葡萄糖...
...补体C3裂解物是在补体活化过程中,补体C3被C3活化酶等裂解后形成活性片段。补体裂解产物的检测不仅能反映补体系统活化程度,而且能监测病情、辅助诊断和治疗。 补体C3测定值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肾脏疾病、...
...常见于神经鞘磷脂病(又称尼曼-匹克病),患者多为婴幼儿,是一种因遗传性神经鞘磷脂酶缺陷而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的疾病。...
... 乙对特异抗原过敏(花粉,食物,药物,霉菌,蜂毒液,蠕虫等) 丙物理因素,寒冷,光照,震动,锻炼 补体介导 甲遗传性血管性水肿:1型和2型 乙获得性血管性水肿:1型和2型 丙坏死性血管炎 丁血清病 戊对血制品的反应 非免疫性 甲直接致...
...尤其在)可潜伏终生。明显好发于,男女之比为2∶1。 按近2/3的病例表现出其具有遗传性。如父母中的一个患有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其后代中约一半将遗传有此病,在男性后代中多见。在患此病的家族中,如果一个男性成员是正常的,那么他不会遗传此病给后代...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加上其调节因子和相关膜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反应系统枣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病理性反应,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和放大...
...苯哒嗪均可引起维生素B6的缺乏,均属于拮抗B6的作用所致。有少数也可能是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利用有缺陷如肝中先天性缺少亚胺甲基转移酶或N-5甲基四氢叶酸转换酶活力减低都使叶酸的利用有缺陷。维生素B6的遗传性缺陷是由于酶蛋白的缺陷而影响和辅酶的...
...11.2~长臂13亚区。C1INH先天性缺陷时,可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neurotic edema,HAE)。近年报道应用C1INH浓缩剂防治HAE效果良好,但尚未广泛用于临床。图5-13 C1 INH...
...进入60年代后,由于蛋白质化学和免疫化学技术的进步,自血液中分离、纯化补体成分成功,现已证明补体是单一成分的论点是不正确的,它是由三组球蛋白大分子组成。即第一组分是由9种补体成分组成,分别命名为C1、C2、C3、C4、C5、C6、C7、C...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