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唐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 原文如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怀时事,思念友人的情怀。开头...
...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
...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原文如下: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
...出自:近代诗人苏曼殊的《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原文如下: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赏析 “契阔死生”的典故来自《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谐老。”闻一多解释这四句诗时说:“犹言生...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观放白鹰·其一》 原文如下: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赏析 秋风正劲的时候,白鹰高飞。诗人很喜欢白色,于是就非常突出鹰之白。“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就是反衬鹰之白的。百世纯洁的色泽,...
...出自:南朝诗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原文如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á)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南浦别》 原文如下: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
...出自:宋代诗人唐庚的《醉眠》 原文如下: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赏析 从空间上说,群山环抱,一片寂静,好似万物都不存在的远古;从时间上说,无所思虑,无所用心,...
...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他乡七夕》类型:抒情 节日原文如下: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