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表里歌_《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既无里又无表.随小柴胡治疗.大便坚 脉浮数.却与大柴胡极妙.(仲景云.病患无表里.发热七八日.脉浮数.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七八日后至过经.候如斯当晓.何况热实睛不和.常觉目中不了了.(仲景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

http://qihuangzhishu.com/862/10.htm

《伤寒百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卷一 第一 伤寒脉总论歌 第二 伤寒病证总类歌 第三证 表证歌 第歌 第五证 表里寒热歌 第六 表里虚实歌 第七 急救表里歌 第八 无表里歌 第九 表里水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index.html

太阳经_《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用白虎汤加桂枝者,桂枝微、石膏重,不相妨也。更有春温、夏热之,自里达表,其症不恶寒而口湿,则不可用桂,宜另用柴葛解肌之类,或以本方加柴葛及清凉之味。大凡一切用药,必须相天时,审地利,观风气,看体质,经络,问旧疾,的确对证方为良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657-7-3.html

_《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录之.使后人有所据根据也.曰药类法象者.气味浓薄.各有所用.治增损.欲后人信之也.曰医验纪述者.遇如是病.用如是药.获如是效.使后人慎之也.大抵皆仁者之用心.抑论之.天下之事.之不明.固有似是而非.利于此而害于彼者.况医之为道.阴阳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632/4.htm

也谈中医学的概念与特点_【中医宝典】

...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它不仅仅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组症状群,而且还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因此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病理特征,使论治能够针对病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5.html

喉痛以喉治之必死说_《市隐庐医学杂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喉以古方治之不效,不如以热药从治者,杀人愈速,不可不知。)而不知麻不早透发,以致毒邪攻喉而死。其实非喉也,而以喉之药治之,岂能有效乎?是以治喉痛者,必先其是否麻;如果麻也,用夏禹铸天保采薇汤方加减治之,无不透发而愈者。即喉痛目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yinluyixuezazhe5395/240-7-0.html

病、并重的必要性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以病为前提,辨证为核心辨证论治提法本身就不够全面,虽然辨证过程也包含着病因、病机,但所得的结论是,毕竟只是疾病的阶段病理概括。“”不等于“病”,“病”是“”本,“”从“病”来,有病才有。因此必须以病为前提,只有在掌握...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3.htm

从状态治才能圆机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除中医的诊及现代医学视触叩听所采集的宏观指标外,并将视野深入到微观状态(如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同位素示标、生化自动分析仪的多指标化验等)。如利用化验指标,结合中医理论,开辟新的状态治体系,如白细胞偏低(微观),可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02.html

伤寒歌_《伤寒百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浮紧涩是伤寒.热少寒多不躁烦.(伤寒脉浮紧而涩.热少寒多.心不烦躁.)头痛无汗身拘急.微厥之时在指端.腰脊疼痛色多惨.唯宜发汗与通关.(学人先须要.伤寒中风二.伤寒脉浮紧而涩.中风脉浮而缓.伤寒者恶寒不恶风.中风者恶风不恶寒.伤寒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862-5-3.html

“三”、“三衡”论膏方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最能体现“治病求本”的精神,病强调西医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重视方证,强调有是用是方,用药针对性强,最能突出中医治病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膏方组方原则(三衡) 开膏方选方用药时要注意三个平衡: 1.药方配伍平衡 (1)药物配伍原则:冬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13.html

共找到192,6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