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治疗心律失常的针灸方法和穴位: (1)心律失常通用处方 ①内关、三阴交、通里。 ②主穴:内关、心俞、神门。配穴:巨阙、脾俞、膈俞、足三里、尺泽、丰隆、膻中、肺俞。每次取主穴1~2穴,随证配穴2~3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
...于两侧胁肋部。 (4)点穴治疗胆绞痛: 病种包括、胆石症。取穴:胆俞(双)。指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痛甚酌情增时。再用大鱼际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组100例,显效(疼痛完全缓解)6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95...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炎、扁桃体炎、肋间神经痛等。鱼腥草穴位注射主治支扩等引起的咯血;配肺俞、风门主治咳嗽、气喘,用电针刺激治疗哮喘发作期;配少商主治咽喉肿痛。 备注 郄穴 手太阴经郄穴。 穴义:肺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渗入脾土。 名解 (1...
...第五地穴功效功用:舒肝消肿,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乳腺炎; 2.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足扭伤; 3.其它:肺结核,吐血,腋淋巴结炎。 【配伍】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
...现代西医学多使用热的脱敏及给予血管收缩剂等治疗,尚无更理想的疗法。 用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始见于1955年[1],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获效。之后,陆续有个案刊载。60年代初起,出现多病例观察的临床文章,除针灸外,还应用穴位注射、刺血等。70...
...得敏感点进针后,以重手法行持续捻转刺激,直至耳廓发热潮红,留针30分钟。剧痒者每日2~3次,普通1日1次。每次选用一侧耳穴,二侧交替轮用。如反复发作者,可在上述耳穴行王不留行子或绿豆压丸治疗。 3.疗效 耳针治疗82例,有效率达9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中医经络穴位名 梁门穴,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脐上4寸、旁开2寸处。主治胃脘痛,呕吐,泄泻,胃下垂等。《针灸甲乙经》:“横木为梁,又迎前山岭为山梁,均含有横直之意。”《难经 ◎五十七难》...
...静脉注射。 4.能量合剂静脉滴入,以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 5.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太阳、头维、神庭、列缺,留针15分钟。昏迷者强刺人中、少商、十宜、涌泉、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6.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尼可刹米1.5毫升,苯甲酸钠咖啡因0.5克...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太阳膀胱经。 中髎穴[定位] 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三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配伍]...
...: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该穴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怯寒症。 解剖: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胃痛。 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