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医药发展(3)_【中医宝典】

...二、壮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 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 (一)对岭南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00.html

将络病研究深入下去 访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网络体系。 中医对经络的认识和研究,一直存在重经脉轻络脉的现象。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络脉的明确概念和分类,还有对络脉生理功能和病理病证的阐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通过对络病理法方的研究,开了络病治疗之先河;清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74.html

由口录到文传 土家族医药沿革_【中医宝典】

...得病,只能靠自己解脱。从神到巫,从巫到医,神药两解。当地的药物资源非常丰富,“野草满山俱入药,神农强半未知名”。这一切都为当地传统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土家族医学史》紧紧围绕传统医药的人文特点,从医史学、文化学、民族学的角度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95.html

几种中成药的新用途_老新用_【中医宝典】

...《家产医药》试刊号 牛黄解毒片(丸) 牛黄解毒片(丸)由人工牛黄、雄黄、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传统多内服治疗火热内励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改为外用治疗急性咽炎、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急性咽炎 取牛黄解毒片2-4片,研为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389.html

事管理简史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589)时期,在史书上记载有:“梁门下省置太医令,又太医二丞中,藏药丞为三品勋一位。”北齐门下省,统尚药局,有典御二人,待御师四人,尚监四人,总御之事。隋唐时期(589~960)医药管理机构进一步扩大,分工日。《隋书·百官志》记载:设有尚...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11.htm

吴将军夜探瑶寨 白衣女大义疗伤_民族中医瑶医_【中医宝典】

...在幕阜北麓的姑山,有李氏姊妹三人,心系乡梓,采药深山,精研岐黄,悬壶济世,其厚德亦为千古交赞。5;g4, 百拇医药 福人药业,背倚姑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江南天然药库”之称的姑山,承姑济世之夙愿,沐改革开放之春风,得天时地利而聚英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58.html

花药寺联_医药对联_【中医宝典】

...湖南衡阳有座花药寺。寺内遍植奇花异草,花木扶疏,令人赏心悦目。 历代主持用花卉炮制药物给病人治病,普救众生,闻名遐迩。寺院有几副楹联,将花卉与药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颇有情趣。其一:“花圃菜畦锄岁月;炉茶铛炼春秋。”其二:“苍天本无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duilian/a11116.html

土家族医的鲜鲜用_【中医宝典】

...鲜鲜用是指土家医所用的药物的特色,除有毒性的药物外,均应首先选用新鲜的土家药物,在实在没有新鲜药物的情况下,才使用干药材或其加工品。 土家医药认为,土家鲜药具有汁纯厚、气味俱存的特点,能够保持土家药物的天然性能。 土家族匠将鲜采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60.html

中医常见术语的来历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 理瀹:代指医药。《子华子·北宫意问》云:“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子华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者瀹...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5.html

医药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_民族中医瑶医_【中医宝典】

...贡献了力量。 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中的一枝奇葩,其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瑶医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尤以治疗肿瘤、红斑狼疮、皮肤病、肝胆病、烧烫伤、精神抑郁等病著名,使用的药材80%以上都是从广西大瑶山采集的天然无污染瑶族药材。近十多年来,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73.html

共找到769,5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