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二-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口齿等多种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297.htm

《丹台玉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1636年。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调摄养生,灵兰秘典(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二-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口齿等多种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43.htm

望齿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气味等变化;后者主要观察牙龈的形状、色泽和充盈度的变化,有无出血、血痂等。按照脏象学说,“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齿龈,因此,望齿主要是候肾和胃的病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33.html

审苗窍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按照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目,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因此,审察这些苗窍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病变。例如:心火炽盛则舌绛;肺气将绝可见鼻翼煽动;巩膜黄染如橘子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nmiaoqiao-1373.html

置之不的解释_置之不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搁在一旁,不予理论。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这之前,有时恐怕也有青年潜入宣传,工人起来暗助,但这些人们大抵已经死掉,或则无从查考了,置之不。”亦作“ 置之弗論 ”。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

http://hanwen360.com/cy/194960.html

《医学启源》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张元素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27-1279年 张序 卷之上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图缺) 二、手足阴阳 (一)手足三阴三阳 (二)手三阴三阳 (三)足三阴三阳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

http://qihuangzhishu.com/784/index.htm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行于人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00.htm

半身不遂_《医林改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内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内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

http://qihuangzhishu.com/163/63.htm

脏象上_《医经原旨》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与腐类。)故善为脉者察之。(善诊者,必能察此阴阳脏象之精微而合于吾心,庶神理明而逆从变化无遁情矣。)东方生风,(风者天地之阳气,东者日升之阳方。故阳生于春,春王于东,而东方生风。)风生木,(风动则木荣也。木生酸,《洪范》五行首先言味,故曰“...

http://qihuangzhishu.com/620/6.htm

五行总括图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强之官出伎巧,州都之官藏津液,决渎之官出水道)。这些说法主要出自《内经》中《灵兰秘典》、《金匮真言》、《五脏生成篇》、《六节脏象》、《阴阳应象大》及《五运行大》等篇,虽不一定都正确,但对于辨证论治颇有指导作用,向为医家所重视,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7.html

共找到73,4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