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医药简史 我国朝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20年以前,历时50年的民族医队伍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延边仍处于开垦初期,...
...延胡索素甲、乙、丙、丁、戌等5种生物碱,并略述延胡索素乙及丙的生理作用。当时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对中药的化学与药理研究盛极一时,亦取得了一些成绩。20年代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相继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中央卫生实验处等研究机构...
...1996年 1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教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来华接受中医药本科教育留学生教学质量宏观管理的通知》。 2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成立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48人组成,崔月犁、胡熙明、吕炳奎为顾问,张文康为...
...应与疖、肛瘘和肉芽肿鉴别。疖生长在皮肤,由皮肤突出,顶部呈黄色。痈有多个外孔,内有坏死组织。肛瘘的外口距肛门近,瘘管行向肛门,扪诊有索状物,肛管内有内口,有肛门直肠脓中病史。而藏毛窦的走行方向,多向颅侧,很少向下(图3)。结核性肉芽肿与骨...
...苗族医药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1年至1983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龙文玉、欧志安先生先后在《贵州民族研究》、《健康报》、《团结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或报道有关湘西苗族医药研究成果。欧志安研究完成的《湘西苗药汇编》成果,获1981年度...
...、打压风潮,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慢慢步入正轨。 此后,中国药材公司成立,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成立,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相继...
...彝族医药 彝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两岸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彝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历尽沧桑;在同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彝族医药特色的传统医药学。彝族认为万事万物的...
...中医药在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瞩目,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研究、竞争的热点。我国政府为规范、管理中医药行业,让中医药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在新世纪...
...真正病因不详,有两种学说。 ㈠先天性 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但与婴儿的中线位肛后浅凹部位很少找到藏毛疾病的前驱病变,而在成年人确多见。 ㈡后天性 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
...运用各种适合当时社会环境、地理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医疗方法,总结经年累月防病治病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它与中医药渊源相通,关系密切,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9年以前,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