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消斑。 【方名】消斑汤。 【组成】半枝莲18克,白花蛇舌草18克,蚤休18克,山豆根24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消斑。 【方名】消斑汤。 【组成】半枝莲18克,白花蛇舌草18克,蚤休18克,山豆根24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消斑。 【方名】消斑汤。 【组成】半枝莲18克,白花蛇舌草18克,蚤休18克,山豆根24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鸡肠草散解诸毒方。鸡肠草(三分) 荠 升麻(各四分) 芍药 当归 甘草(各一分) 坌土(一分)蓝子(一合)上八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多饮水为佳。若为蜂、蛇等毒虫所螫,以针刺螫上,血出,着药如小豆许于疮中,令湿瘥。若为射罔...
...茺蔚(益母草) 【释名】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气味】(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 【主治】: 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采的...
...麻(白麻)(,音顷。《唐本草》)【释名】白麻。时珍曰︰一作KT,又作KT,种必连顷,故谓之KT也。【集解】恭曰︰,即KT麻也。今人取皮作布及索者。实似大麻子,九月、十月采,阴干。颂曰︰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
...主金疮止血。陶隐居云∶出桂阳、邵陵诸处,亦呼作鸟樟,方家少用,而俗人多识此。刮根皮屑以疗金疮,断血易合,甚验。又有一草似野狼牙,气辛臭,名地菘,人呼为刘 (音获)草。五月五日采,干作屑。亦主疗金疮。言刘 昔采用之尔。唐本注云∶钓樟,生郴州...
...《本草纲目》青葙「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本草乘雅半偈》青葙(本经下品)【气味...
...牙关自开,又驻京:用草乌尖、石胆,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以醋煮皂荚的液汁调稀,扫涂肿上,流涎几次,其毒即破。 脾、寒、厥疟(先寒后热,名寒疟;但寒不热,面色黑者名厥疟;寒多热少,百黄腹痛,脾疟)用上等草乌头削去皮,开水泡几次,密盖一段时间,...
...牙关自开,又驻京:用草乌尖、石胆,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以醋煮皂荚的液汁调稀,扫涂肿上,流涎几次,其毒即破。 脾、寒、厥疟(先寒后热,名寒疟;但寒不热,面色黑者名厥疟;寒多热少,百黄腹痛,脾疟)用上等草乌头削去皮,开水泡几次,密盖一段时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