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第五十卷(南省说书十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左传三道·问供养三德为善》苏轼《易》者,圣人所以尽人情之变,而非所以求神于卜筮也。 自孔子没,学者惑乎异端之说,而左丘明之论尤为可怪,使夫伏羲、文王、孔子之所尽心焉者,流而入于卜筮之事,甚可悯也。 若夫季友、竖牛之事,若亲见而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61.html

卢思道戏说故事

...大霉头。某一天,他在一个山涧旁遇到了中山人刘松,刘松这个人,工于镌刻碑铭,一看到卢思道斜着眼背着手瞧着他做事的样子,就决心要奚落奚落他,于是刘松随便指着一块刻好了的碑文对卢思道说“能看得懂吗,小子?”卢思道捧起来盯着看了半天也看不来个...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840.html

苏轼集》第一卷(古诗四十七首)_诗词_【文学360】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苏轼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12.html

孟姜女的故事演变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从开始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其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50.html

苏轼是在怎么死的?(死因)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是在怎么死的? 元符三年(1101年)七月十八日,苏轼在临终前,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亦云“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他告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47.html

苏轼集》第三十一卷(和陶诗七十八首)_诗词_【文学360】

...首》苏轼 .丁丑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居成,自嘉祐寺迁入。 咏渊明《时运》诗云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似为余发也,乃次其韵。 长子迈,与余别三年矣,挈携诸孙,万里远至,老朽忧患之余,不能无欣然。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 龟不吾欺,食此江郊。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42.html

《五国故事》在线阅读

...五国故事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南汉”条下称刘晟本二名,上一字犯宣祖讳,去之,则北宋人。又“南唐”条下称尝以其事质於江南一朝士,则犹在宋初,得见李氏旧臣也。中於南汉称彭城氏,於留从效姓称娄。钱塘厉鹗跋,以为吴越国人入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21.html

海屋添筹的解释_海屋添筹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照定制,凡遇万寿,应该唱搬演神仙故事的“九九大庆”,无非~,麻姑献寿之类。 ◎高阳《清宫...

http://hanwen360.com/cy/288768.html

墨子故事鸢飞戾天_墨家_【文学360】

...墨子事迹鸢飞戾天 墨子的木工技术很高,可与鲁班媲美。 有一天墨子看到鸢(鹰)在空中翱翔,就用木片等材料精心制作了一只木鸢(即风筝)。 木鸢在空中飞翔,三天不落,受到人们的赞扬。这次试验的成功,为墨子以后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27.html

故事让我学会了“克制”_【中医宝典】

...故事一个4岁的小女孩拿铁片在父亲的车上划了许多刮痕,盛怒的父亲用铁丝将女儿的手绑起来,吊着手在车库里罚站。4小时后当父亲想起女儿时,女儿的手已被铁丝勒得血液不通,被迫截去了手掌。半年后,父亲将车重新烤漆,女儿无邪地伸出她那双被截断的手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734.html

共找到429,3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