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骨肥大综合征(angio-osteohypertrophic syndrome)又称Klippel- Trénaunay综合征、Parkes-Weber综合征、Weber综合征,肥大性血管扩张症、血管扩张性肥大症、骨肥大症、痣-...
...(一)发病原因 Jaffe于1932年首先报道1例“掌骨的骨母细胞性骨样组织形成的肿瘤”,认为它应属一个独立的临床疾患。但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能明确。是一种起源于成骨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有学者认为该肿瘤是对非化脓性感染的反应,也有认为它...
...(1)成骨性骨转移瘤: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有原发病灶,常见于脊柱,长骨的近端,并且转移灶不对称分布。(2)骨蜡泪样病:病变发生于长骨骨干和干骺端的骨内和骨皮质外,呈不规则条状骨硬化,常侵犯单侧肢体。(3)骨减压病:病变好发于长管状骨两端,...
...出自:宋辽金苏轼的《浣溪沙·端午》类型:节日原文如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国语辞典 天靈蓋,在頭蓋骨的上部。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
...本病要注意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与月骨周围背侧脱位伴舟骨骨折的鉴别。 (1)二者鉴别要点是舟骨近侧部骨块与月骨的关系,如果与月骨关系保持不变,则为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否则为月骨周围背侧脱位伴舟骨骨折。 (2)舟骨、头状骨、月骨周围...
...国语辞典 天生的骨格,亦用以指天性。 唐.杜甫.天育驃騎歌:「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
...本病又称Sever病或Haglund病,由Haglund于1907年首先描述,Sever则于1912年提出本病为跟骨骨骺的缺血性坏死。本病好发于爱好运动的8~14岁少年,女多于男,大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方有五味子。和气饮(见水肿。) 导痰汤(见痰饮。)《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移,此治痰之第一方也。半夏(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风化朴硝(二钱五分)上为末,姜汁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串臂漏久,肌肉僵硬,体质亏弱,不易速愈。煎剂培养气血,兼清湿热,晚进丸药,退管化坚,缓缓调之。生首乌 苡仁 当归 槐角 丹皮 皂角刺 金银花 大贝 生甘草 茯苓 红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