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冲阳太溪_《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之.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别号.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2-3.html

浅论中西医研究对象方法_【中医宝典】

...种哲学方法并非中医所独有,它作为古代中国人独创处理事情哲学思维方法,是古人发明考虑问题思维模式。阴阳模式就如同我们幼时常常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两类,但仅仅把人分成好坏两类明显是不行,所以古人又天才般将好再分好坏,然后再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40.html

现代病名诊断及辨证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诊病 中医使用现代病名,在诊断问题上主要是利用现代医学指标,但在工作中亦发现并积累了若干中医四方而新内容,其中亦包括一部分在内。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丰富发展了现代病名诊断方法,从某些情况上来看亦对中医发展前进具有积极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7.html

对四发展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和小儿指纹望诊,是十分细致,是其他医学所不及。 2中医发明最早,研究观察得很细,传播很广。阿维森纳在《医典》中就吸收了王叔和《内容。 3注意胃气存亡。这一思想贯穿在望切四之中。 4整体观念。对于任何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8.html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辨病机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起码是停滞不前。明清以来虽然对此有人注意.并做出若干成绩,但自觉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缺乏历史分析批判观点和方法,其影响并不大。但这是中医学乃至中医医学一个重大问题,必须重视起来。要有继承有分析有批判有提高,认真将问题性质理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9.html

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辨病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土《五十二方》中即载有许多疾病及其治疗方法,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就有了病痈鉴别诊断。隋唐,对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疾病分类命名更加合理,《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众多疾病名称,一些病名,如瘿瘤疔疮,丹毒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盆腔囊肿分类有哪些_【妇科宝典】

...肿块,肿块小者多无明显症状,大者心悸气喘,腰酸,小腹下,大便不畅,尿频尿急,舌有瘀点。 上述盆腔囊肿分类是比较常见,要求大家在了解了盆腔囊肿分类之后,一定要按照自己症状,选择适合分类治疗方法,以保证治疗效果性和安全性。 ...

http://jb39.com/fk/16053.html

中医脉象之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者是也。”将重手指法所得不只是位,更强较势,并将重手这个具体指法“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这一高度概括神理兼到经典说法结合了起来,这就使重手指法这一技术性方法取得正确解释而无流弊。 对于沉,古人亦有客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4.html

关于《丹医秘授古法》抄本_《丹医秘授古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现今所见通行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实用技艺完全不同一派之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医学理论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htm

辨证病案_【中医宝典】

...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核心,也是中医治病基本方法。辨证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步骤,辨证是论治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伤寒论》曰:“观其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要求医生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61.html

共找到1,095,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