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1〕 为了一个学校,《语丝》原不想费许多篇幅的。但已经“谈”开了,就也不妨“谈”下去。这一篇既是近于对前一文〔2〕的辩正,而且看那口吻,可知作者〔3〕和复旦大学是很关切,有作为的。所以毫不删略,登在这里,...
...,一九二七年三月北京未名社出版。 〔7〕黎锦明湖南湘潭人,小说家。《烈火》是他的短篇小说集(书名无“集”字),一九二六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8〕这是广州的所谓“革命文学社”出版的反共刊物《这样做》(旬刊)第三、四期合刊(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
...给《戏》周刊编者的订正信〔1〕 编辑先生: 《阿Q正传图》的木刻者,名铁耕〔2〕,今天看见《戏》周刊上误印作“钱耕”,下次希给他改正为感。专此布达,即请 撰安 鲁迅上。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海《中华日报...
...功德皆可歌之也。命其属咸作诗以铺绎之。诗曰: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或作间,非是。)冲天鹏翅阔,报国剑芒寒。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束{析日}《补亡诗》曰:“循彼南陔,言采其兰。”采兰以养亲也。)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送浮屠令纵...
...南京民谣〔1〕 大家去谒灵,强盗装正经。〔2〕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字街头》第二期,未署名。 〔2〕 谒灵 即谒陵。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申报》报导,参加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的...
...笔,自画,自刻,自印,使它确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给人赏鉴的量,却比单能成就一张的油画之类还要多。这种艺术,现在谓之“创作版画”,以别于古时的木刻,也有人称之为“雕刀艺术”。 但中国注意于这种艺术的人,向来是很少的。去年虽然开过一个小小的...
...了这字的读者已经很不少。 然而“幸乎不幸乎”,我竟因此发见我的新职业了:做西崽〔8〕。 还是当作休息的翻杂志,这回是在《人间世》二十八期上遇见了林语堂先生的大文,摘录会损精神,还是抄一段——“……今人一味仿效西洋,自称摩登,甚至不问中国文法...
...》前集卷六《骊山记》载:“一日,贵妃浴出,对镜匀面,裙腰褪,微露一乳,……(帝)指妃乳言曰:‘软温新剥鸡头肉。’” 〔8〕“杞天之虑”这是杨荫榆掉弄成语“杞人忧天”而成的不通的文言句子,参看本卷第107页注〔5〕。 〔9〕“不齿于四民之列”...
...奔流》月刊第一卷第五期,附于该期目录之后,原无标题。 〔2〕 插图四种 指《奔流》第一卷第四期(一九二八年九月)所载金溟若翻译的日本作家有岛武郎《叛逆者(关于罗丹的考察)》一文所附的《思想者》、《塌鼻男子》、《圣约翰》、《亚当》四幅插图,都是...
...期。 初发表时共有四段,总题为《编完写起》。本篇原为第一、二段,下篇《长城》原为第四段;题名都是作者于编集时所加。第三段后编入《集外集》,仍题为《编完写起》。关于本篇,作者在一九二五年六月间与白波的通讯中曾有说明,可参看《集外集·田园思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