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严可均曰:各本“上”作“尚”。 罗振玉曰:敦煌本作“不上宝”。 谦之案:作“上”是也。“宝”字疑误。“上”与“尚”同。淮南齐俗训:“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引亦作“上”,与景龙、敦煌、遂州诸本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9.html

第二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请举三证以明之。文选干令升晋纪总论引文子称老子曰:“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其证一。王注云:“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王注有,则本文可知。其证二。下篇六十四章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5.html

第六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多欢娱。”“娱”字义长。又壬本作“遇”,“愚”“遇”古可通用。吕氏春秋勿躬篇“幽诡愚险之言”,经义述闻以为愚即遇也,惟此作“遇”,无义。又案“愚”与“智”对,愚之谓使人之心纯纯,纯纯即沌沌也。二十章“我愚人之心,纯纯”,盖老子所谓古之善为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1.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赵宋是再次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这章后半段所引起:“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之治政治思想,在以往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黄钟】红锦袍_那老子彭泽原文、翻译及赏析_未知作者_【古诗文大全】

...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倦将文卷押,数十日不上马,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 花。爱是绿水青山,见一个白衣人来报,来报五柳庄幽静煞。 【浦印亢厥令】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道童将驴鞴上鞍,忍不住只恁般 顽,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69505.html

王阳明与曾国藩-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一页,先懂了这一史实道理以后,再来研究《老子》,就更容易了解到《老子》哲学思想,在用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之道,乃至于由平日为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道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6.html

第四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谦之案: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王念孙曰:“‘日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生矩杀’而误衍也。宋书律书作‘道始于一’,无‘日规’二字。”今案王说是也。淮南义本老子此章,故下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第二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与下“强为之名曰大”一律,今本脱。 易顺鼎曰:按周易集解卷十七引干宝曰:“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字”上有“强”字,与牟子引同。 庄锡昌曰:范谓“王弼同古本”,则范见王本“字”上有“强”字。庄子则阳郭注“而强字之曰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六章:芸芸众生命根_道家_【文学360】

...”,演变成文学上一个很优美名词“芸芸众生”。后来又有“林林总总”一词出现,也是形容犹如草木多得不可胜数情形。 老子说,一切万物那么多彩多姿,“各复归其根”,他观察每一个生命,皆是依赖它自己根本而活。草木无根,活不了。人也有根,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1.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正言若反_道家_【文学360】

...为了重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后面“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等一贯涵义,且让我们引用《庄子·外篇》《(月去)箧》篇中所说的话,便可了解老子当时所以菲薄圣人讥刺仁义,都是为了世间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9.html

共找到847,7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