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可道非道”的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说,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他对“道”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第四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谦之案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王念孙曰“‘日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生矩杀’而误衍也。宋书律书作‘道始于一’,无‘日规’二字。”今案王说是也。淮南义本老子此章,故下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老子无为思想“无为”常有的三种误解_道家_【文学360】

...“无为”常有的三种误解 1、“无为”非“无所作为” 老子看来,人们执于已见而与人争论,是造成社会纷乱之主要症结,想要消除纷乱,人们便须放弃“人为”之标准,而体认大自然之和谐,而且不要妄自创作,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例如庖丁解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2.html

第二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与下“强为之名曰大”一律,今本脱。 易顺鼎曰按周易集解卷十七引干宝曰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字”上有“强”字,与牟子引同。 庄锡昌曰范谓“王弼同古本”,则范见王本“字”上有“强”字。庄子则阳郭注“而强字之曰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译文及注释

...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8.html

第五十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正治国, 严可均曰“以正”,御注作“以政”。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作“政”。 谦之案傅奕、邢玄、磻溪与文子上礼篇引均作“政”。柰卷作“以正之国”,顾欢作“以正理国”,河上公、王弼同此石。尹文子大道下引老子“以政治国,以奇用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第五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者通之处,“兑”假借为“阅”,实为穴为窍,耳目鼻口是也。易说卦“兑为口。”老子“塞其兑”,河上注“兑,目也。”庄子德充符“通而不失于兑”,亦指耳目而言。淮南道应训“太公曰‘塞民于兑’”,高诱注“兑,耳目鼻口也。老子‘塞其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8.html

老子故事入周求学_道家_【文学360】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5.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及注释

...保护他。注释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3、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 4、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914.html

第二十三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俞樾曰按王本下“道者”二字,衍文也。本作“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其下“德者”、“失者”蒙上“从事”之文而省,犹云“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从事于失者,同于失也”。淮南子道应篇引老子“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可证古本不叠“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9.html

共找到429,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