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与现代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仅有蒋维侨的因是子静坐法、席裕康的内外功图说辑要、任廷芳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编的摄生论、沈宗元的中国养生说集览等。总之,由于排斥、限制和消灭中医学的政策,使传统养生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阻力,处于自发地、缓慢地发展阶段。...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2.htm

_【中医宝典】

...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我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0.html

气陷泄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因中气亏损,气虚下陷所致泄泻。证见食后即泻,完谷不化,食减,消瘦,困倦,脱肛,自汗等。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治气陷泄泻,用补中益气汤加羌、防。久泻脱肛,补中益气汤加粟壳、乌梅、五味、肉果。若大泻气脱,口眼俱闭,呼吸欲绝,急灸气海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15.htm

食积五更泄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的晨泄。见症因脉治·泄泻。其证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腹皮扛起,痛而欲泄,泄后稍减。脉多沉滑,热积者脉沉数,寒积者脉沉紧。治宜消食化积以止泻,用加减保和丸。热积用承气汤,寒积用煮黄丸。参见食积泄泻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087.htm

中医调理盆腔炎的方法是什么呢_【妇科宝典】

...盆腔炎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而且对于女性的生育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运用西药治疗盆腔炎对于女性的身体影响较大,所以一般采用中医调理的方法来治疗盆腔炎,下面就跟大家具体介绍下中医调理盆腔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 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是...

http://jb39.com/fk/18004.html

中医内科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内科的部分急症则编入中医急诊。本版自考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88.html

经行先后无定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亦名经行或前或后、经乱、经水先后无定期、经水无常、经血不定等。指月经来潮周期不定,或提前,或错后,很不规律。多因肝郁、肾虚、脾虚、血瘀所致。肝郁、肾虚可详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脾虚者症见经行或先或后,经色淡红、量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99.htm

泄泻死证_杂病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职失,糜发生地通连草,泻下参苓白术宜,尿少茯苓车前饮,火虚苓桂理中医。〖注〗口疮糜烂泄泻一证,古经未载,以理推之,虽云属热,然其上发口糜下泻即止,泄泻方止,口糜即生,观其上、下相移之情状,亦必纯实热之所为也。心之窍开于舌,脾之窍开于口,心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xinfayaojue/807-7-12.html

中医问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 常见症状鉴别之小便不利与水肿 常见症状鉴别之泄泻与便秘 常见症状鉴别之心悸 常见症状鉴别之眩晕 常见症状鉴别之噎膈与积聚 什么是问诊 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问诊的具体内容 问诊的主要内容 问诊时应注意的事项 中医妇科问诊的基本内容 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enzhen2-715-1.html

泄泻_医学正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内经曰∶湿胜则濡泄。又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叔和云∶湿多成五泄。是故知风寒湿热皆能令人泄泻,但湿热良多而风寒差少耳。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黄赤黑为热也。大抵泻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gzhuan/611-7-14.html

共找到614,1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