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选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壳、延胡、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等。 2?寒湿凝滞 主证:经前数日或经行小腹冷痛或绞痛,甚则牵连腰脊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重,按之痛甚,月经多错后,经行不畅或忽而停止,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带多...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原序 卷一 调经上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或前或后 月经愆期 过期经行 形瘦经不调 形瘦过期经行 形肥过期经行 一月经再行 每月经来二三次 经来不止 数月行经 经来色紫 经来色淡 形瘦经少 形肥经少 ...
...病证名。属痛经证型之一。多因情绪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涩,冲任血行郁阻,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时下腹胀痛,或兼胸乳胀闷不舒,经行涩滞不畅。治宜行气开郁止痛。方用加味乌药汤、七制香附丸、金铃子散、延胡索散等。...
...尤妙。如天行咳喘,三拗汤主之。三拗汤麻黄 杏仁 甘草(各一钱)剂留杏仁之皮尖,麻黄之根节,盖以藉其毒而治痰止喘也。如痰盛,加贝母(干制)七分。如气虚,加人参三、四分。如感冒风寒,加柴胡五分,苏叶三分。如喘甚,加紫菀、款冬花各五分。如痰盛喘...
...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肺 功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或因脾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肺失充养所致。本证以咳喘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见症为审证要点。 【概念】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肺 功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
...清阳不升,故出现胸痞,头晕、耳呜、失眠,身痛等证,亦即俗称之“月后寒”。法宜助阳化气,温经散寒。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处方桂枝10克 炮姜30克 甘草15克 大枣20克 麻黄1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辽细辛6克 吴茱萸10克 ...
...之于内”,“散者收之,惊者平之,急者缓之”等治法实依序针对病因、病位、症状而设,又考虑到“病人的痛苦和精神威胁常随症状的轻重和增减而转移”,所以提出临证处方应适当地照顾症状,并将临证处方的组成概括为(病因+病位)+症状这一公式,如治疗风寒袭...
...经行泄泻 (一) 【辨证】肝气虚寒。 【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 【方名】术苓固脾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煎服。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二)...
...解表药;虚劳咳喘者合补益之品;咳嗽伴咯血者不宜用强烈温燥化痰药;麻疹初起者不宜温敛止咳之品。 (一)止咳化痰平喘药 半夏 《本经》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 别名:闹狗蛋,三步跳,地八豆等。 处方用名: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生...
... 苏叶陈皮酒 [药物组成] 干苏叶三两 陈橘皮四两 [功能主治] 因感寒邪而咳喘上气。 [用法用量] 分为二次眼。 [制备方法] 酒四升,煮取——升半。 [资料来源] 晋·《肘后备急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