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辩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能够有规律地反映出若干证候,因此临床根据这些证候,用经络辨证方法,以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经络辨证脏腑辨证互为补充,二者不可截然分开。脏腑病证侧重于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各种症状,而经络病证则主要是论述经脉循行部位出现异常...

http://qihuangzhishu.com/92/73.htm

如何确认自己身上经络不通?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捏着肉痛,那就说明经络不通,道理就这么简单。 第一,如何确认自己身上经络是否通? 很多朋友问,如何确认自己经络是不是通呢?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方法,即,你用手捏你身上肉,包括腿上胃经胆经肝经肾经,上臂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05.html

中医护理概念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一)以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指导思想: 1.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两个方面。疾病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40.html

经络学说临床应用_【中医宝典】

...说明病理变化: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2.html

经络统序_《经络汇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者,人之元气,伏于气血之中,周身流行,昼夜无间,所谓脉也。其脉之直行大隧者为经,其脉之分派交经者为络,其脉络之支别者,如树之有枝,又以其自直行之脉络,而旁行之者也。人肖天地以有生,其经络亦肖天地之时运以流行,如每日寅时肺脏生,卯时流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huibian/911-4-0.html

我们随身药囊——经络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八卦掌”后人现身羊城书展前夕接受本报专访畅谈求医不如求己之道—— 10月26日下午2时开始,由本报共和联动联合举办中里巴人羊城书展演讲和签售活动在锦汉展览中心举行。届时中里巴人将现场回答读者提问,并为读者献上其新作《求医不如求己3...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10.html

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者2例。另几个单位对2700余例疼痛病人循经感传观察资料,也证明感传针刺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病人感传显著镇痛效果都比较好。感传不显著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二)经络实质研究应用分层大体解剖方法,观察十二经脉和任脉324个穴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1.htm

病有标本取有逆顺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木化,而甲阳乙阴;一六同为水数,而一阳六阴,何非同气异形者?粗工昧此,未有不迷乱者矣。)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本,易而勿损,察本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要而博、小而大者,谓天地之...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31.htm

经络调治疾病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是一个通道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为该系统主要干道,有固定循行路线,有规律地纵向运行,深层分布;络脉则是经脉分支,为次要通道,呈网络状运行,分布浅表。这个系统在内部连属于五脏六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致病邪气可通过该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6.html

经络感传现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多感酸、胀、重、麻;艾灸则现热气感;低频脉冲电可有电麻感;按压可有胀、麻等,一般呈带状、线状或放射状,其感传路线经络主干分布基本相符,有的还出现表里经之间,手足同名经之间互传现象。感传速度一般缓慢,能为受试者清楚描述,而且可呈...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60.htm

共找到935,7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