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_《外科心法要诀》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疥疮干湿虫脓,各经蕴毒风化成,治论上下分肥瘦,清风利湿兼杀虫。【注】此证有干、湿、虫、、脓之分,其形虽有五种,总由各经蕴毒,日久生火,兼受风湿,化生斯疾,或传染而生。凡疥先从手丫生起,绕遍周身,瘙痒无度。如肺经燥盛,则生干疥,瘙痒皮枯...

http://qihuangzhishu.com/629/365.htm

疥疮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歌】疥疮干湿虫脓,各经蕴毒风化成,治论上下分肥瘦,清风利湿兼杀虫。【注】此证有干、湿、虫、、脓之分,其形虽有五种,总由各经蕴毒,日久生火,兼受风湿,化生斯疾,或传染而生。凡疥先从手丫生起,绕遍周身,瘙痒无度。如肺经燥盛,则生干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91-19.html

煨姜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煨姜丸治本脏虚,饮食不化,或成 癖,或发心痛。冷积水脾,结聚疼痛,一切冷气 附子 木香 生姜 上用大附子五十个,各重半两者,去皮、脐,以尖刀子剜去心子,约容 半钱实之。却以附子末和面作饼子,裹附子,用文武火煨令黄...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eijiangwan.html

湿_《万病回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湿则濡缓,或兼涩小。入里缓沉,浮缓在表。若缓而弦,风湿相搅。湿症者,有内中湿、有外中湿。人之体虚,苟有不谨,自然而中也。外中湿者,或感山岚瘴气,或被雨湿蒸气,或远行涉水,或久卧湿地,或汗衣湿鞋,则湿从外而中矣。其症头重目眩、身体骨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binghuichun/616-9-6.html

湿温_《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湿温,寸濡而弱,尺小而急,素伤于湿,因时中暑,湿与热搏,即为湿温。其状胸腹满,目痛,壮热妄言,自汗,两胫疼,倦怠恶寒。若发其汗,使人不能言,耳聋,不知痛处,其身青,面色变,是医杀人耳。湿温在太阴,苍术白虎汤加桂。湿气胜,一身尽痛,发热身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700-9-3.html

湿内化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石室秘录》分湿内化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分湿内化丹【处方】薏仁1两,金银花9钱,茯苓7钱,生甘草5钱,牛膝5钱,萆薢5钱,半夏5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脚胫烂疮。【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薏仁...

http://zhongyaofangji.com/f/fenshineihuadan.html

湿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奇效良方》参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奇效良方》:参湿汤【处方】苍术(制)、白术、甘草(炙),各二钱。茯苓、干姜(炮),各四钱。陈皮、丁香,各一钱。【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利,大便溏泄,皆因...

http://zhongyaofangji.com/c/canshitang.html

小暑避暑湿养肺气_【中医宝典】

...天气炎热,高温酷暑,除了热之外,还有“湿”,这时外界湿度大,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脾胃不和、头身困重等症状,中医将这称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由此可能引起水肿。之所以强调夏季养生的饮食里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正是因为,湿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71.html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译文

...外邪所致的痉、湿、暍这三种病,应该另外讨论。由于此三者与太阳病的表现相似,所以在本篇叙述。 太阳病,有痉病的表现,而又见发热、无汗、怕冷的,名叫刚痉。 太阳病,有痉病的表现,而又见发热、出汗、不怕冷的,名叫柔痉。 太阳病,有颈项强急、口噤...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24.html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译文

...外邪所致的痉、湿、暍这三种病,应该另外讨论。由于此三者与太阳病的表现相似,所以在本篇叙述。 太阳病,有痉病的表现,而又见发热、无汗、怕冷的,名叫刚痉。 太阳病,有痉病的表现,而又见发热、出汗、不怕冷的,名叫柔痉。 太阳病,有颈项强急、口噤...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24.html

共找到52,9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