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为痢疾之简称。关于痢疾的病名,《内经》有肠澼、赤沃、白沃、赤白沃等名;《备急千金要方》以其泄利不爽,名之为滞下。详见痢疾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064.htm

第八门(吐泻 痢疾 霍乱 风秘 小便不通 暑泻)_《是斋百一选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梅贵陈。治噤口痢孟公实郎中传云甚妙。石莲不以多少,不炒,剥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便觉思食。此愈,自服痢药。祭酒林谦之说,韶州医人刘从周治病有功,议论殊不凡,且有验,云大凡痢疾,不问赤白而后为冷热之症,若手足和暖,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zhaibaiyixuanfang/935-15-2.html

桃花汤治痢疾便血_【中医宝典】

...〖方源〗《干姜粳米共用之,虚寒下痢便脓血,温涩止痢最宜施。 〖主治〗虚寒痢。下痢不止,便脓血,色黯不鲜,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 〖功用〗温中涩肠止痢。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518.html

阿米巴痢疾中药方剂_【中医宝典】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 治 法 〗 清热祛湿,解毒止痢。 〖 方 名 〗 白头翁汤。 〖 组 成 〗 白头翁30克,秦皮9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377.html

肠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也。”参见痢疾、便血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49.htm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会影响小儿智力吗?_传染病_【中医宝典】

...型细菌性痢疾,是以中毒症状为主的细菌性痢疾。3~5岁的小儿多发。起病急,有高热、中毒、惊厥或等症状,严重时呼吸可突然停止而死亡。 细菌性痢疾多由小儿不清洁后患病,中毒型痢疾小儿常有高热(39℃以上)、头痛、畏寒等症状,症状出现较晚。病初...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614.html

劳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痢疾日久不愈,状如虚劳者,《证治要决·大小腑门》:“劳痢,因痢久不愈,耗损积血,致肠胃虚空,变生他证,或五心发热,如劳之状。宜蓣莲饮。赤多倍莲肉,白多倍山药,痢后调补,用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半。”见于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疾、溃疡性...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443.htm

滞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即痢之古病名。以痢疾每见腹痛、便脓血而涩滞难下,里急后重,故名滞下。《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李用粹《证治汇补》指出:“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此处“下焦”,作肠道解...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38.htm

细菌性痢疾也可通过性交传染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它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痢疾不仅可以通过胃肠传染,也可通过性交传染。 防治方法:四环素类、链霉素类、磺胺类等多种药物均对治疗痢疾有效,发病急起者可去医院采用输液治疗,该病可由同性恋者的口交、...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632.html

小儿细菌性痢疾预防_小儿细菌性痢疾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

http://jb39.com/jibing-yufang/XiaoErJunLi262001.htm

共找到6,8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