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病之,在知表、里、虚、实、逆、从六字。第欲临诊时知之明,必于读书时知之豫。夫仲景之辨表、里二字亟矣,而喜言统治者或不信,谓《灵》、《素》论症,概以六经脏腑为别,何尝有所谓表、里者?不知两经为针法设,不为药法设。针法在取穴,但审其何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2.html

古代煎剂的前处理_【中医宝典】

...一系列需要在煎剂前进行前处理的药物:如丁香之类,皆须打碎,迟后入药”。 现今医院药方和药店出售的皆是中药饮片,已经进行过炮制处理,而个别需要煎药前处理的药物药工会在抓药时进行必要的处理。煎药者只需按医嘱煎药就行了。(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35.html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_【中医宝典】

...1. 怎样选择煎药器具?历来认为用砂器、陶器最好,另外,也可使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 2. 煎药用多少水?一般来说,加入的水以高出锅内药面3厘米为宜。但是要注意,一剂药大都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可多加一些水;煎第二次时,就可适当少加一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138.html

身热不退_《痘疹心法要》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牛蒡子(炒、研) 连翘(去心) 防风 黄芩 黄连 元参 生知母 木通 生甘草 桔梗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方歌】疹已出透身壮热,化毒清表为妙,葛薄地骨蒡翘防,芩连元知通甘桔。柴胡清热饮柴胡 黄芩 赤芍 生地 麦冬(去心) 地骨皮 生知母 ...

http://qihuangzhishu.com/818/143.htm

新产生死歌_《脉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新产之脉缓滑吉.实大弦急死来侵.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坚牢命不停.寸口〔涩〕(焱)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审看此候分明记.长须念取向心经.脉经曰.产后寸口脉焱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今脉述脉经作歌.既用其文.不明其理.擅改焱为涩....

http://qihuangzhishu.com/943/52.htm

《证治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十二卷。明·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全书共分为诸中、诸伤、诸气、诸...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50.htm

《证治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十二卷。明·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全书共分为诸中、诸伤、诸气、诸...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72.htm

高阳生脉假名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高阳生,五代时人,着《脉歌括》,托为王氏叔和,而今本杂以洁古《伤寒脉入式歌》,又被熊宗立妄注,大为俗学之惑。叔和晋人也,自有《脉经》,尚复抵牾大段古书,难尽信也。脉家书甚多,当以《内经》为主。滑氏《诊家枢要》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者为提纲,...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17.htm

行针次第手法歌_《刺灸心法要》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行针手法口诀多,撮要编为十二歌,取穴持温进指摄,退搓捻留摇拔合。〖注〗十二字分次第手法歌,始自三衢杨继洲。后之诸家,口诀虽多,皆不免于繁杂。今撮其要,仍编为十二歌,庶简明切当,便于后学。一、取穴歌取穴先将爪切深,须教毋外慕其心,令彼...

http://qihuangzhishu.com/772/5.htm

中药作用发挥_【中医宝典】

...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煎药水量的撑握 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599.html

共找到14,3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