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疹一证,汉魏经方不载。唐宋以降,亦未有论及者。前明罗田万氏,稍稍阐明其义,而语焉不详,难执为法。近代诸家,间有精论,多散见痘书之末,每与隐疹、时麻淆混,辨证不清,治法多舛,苦无专书故也。余甚悯焉。戊子之冬,寒夜挑灯,涉猎旧籍,不揣固陋,...
...石楠肤子酒主治风毒瘾疹。 (验方) 【配方】石楠叶(去粗茎)、地肤子、当归、独活各50克。 【制法】将上药捣罗为末,收贮备用。 【主治】风毒瘾疹。 【用法】每次用末5-6克,用酒1杯(约15毫升)相煎数沸,候温,连末空心饮服,每日依法3次...
...疹病者,温疫之伤卫气也。此因金水敛藏,卫阳未泄,是以风袭于气分。风伤大人,则为温疫,小儿则为疹病,其病一也,而证亦同焉。血藏于肝,气统于肺,肝血温暖而升发,肺气清凉而降敛,自然之性也。气性闭敛,而风性疏泄,风伤卫气,泄其皮毛,卫愈泄而愈欲...
...者逆,发不出而喘闷者凶。麻疹与痧疹异处,初见遍身发麻,退后脱皮,而治法亦略同。方书不载,惟《景岳全书》有此论治,宜参考。又有遍身但红而绝无斑点者,谓之火丹,亦其类也。故痘科中有夹痧、夹麻、夹丹等证,总皆热毒所致,俱当详辨也。按郭白云所云,...
...麻为正疹亦胎毒,毒伏六府感而出,初发之状有类痘,形尖渐密不浆殊,始终调护须留意,较痘虽轻变化速。[注]疹非一类,有瘙疹瘾疹温疹,盖痘疹皆非正疹也,惟麻疹则为正疹,亦胎元之毒伏于六府,感天地邪阳火旺之气,自肺脾而出,故多咳嗽喷嚏,鼻流清涕,...
...者,痘之上盖一层疹也。曰解毒者,此疹一出,可以解痘后之毒也。宜用大连翘饮加 石膏、花粉、淡竹叶各一钱,以清解其余热。此等证候,盖因灌浆之时,痘必稠密,极力用药催浆,过于补剂,热滞脾肺,故出此疹,余历年久,见证多透彻造化之机缄,究竟精微之奥妙...
...愈发愈多,形成典型痒疹结节,为米粒至高粱粒大,淡红、褐黄或似正常皮肤的坚硬小结节,可高出皮面或陷于皮内。长期搔抓可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化,有可继发湿疹样改变或化脓感染。 3.好发于四肢伸侧,尤其以下肢为着,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炎,但...
...进修期间,有幸伺诊左右,现将其论治湿病学术思想管陈于下。湿邪为病最多最广“湿”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路志正临证60余载,一直重视湿证的研究,他在总结前人以及个人多年临证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湿邪为病最多最广”、“百病皆有湿...
...一、是书之辑,专论痧疹,其痘、斑、麻、隐等证,未便涉及。惟烂喉丹痧,稍有发明,然亦略而不详。欲求全义,自有陈耕道《疫痧草》在,故不赘述。二、治病须明经络。若经络不明,如瞽者夜行。而三焦一经,尤为痧疹伏气第一关键。越人以降,或有形,或无形,...
...甲珠皂刺桃仁汤 【组成】 甲珠、皂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各9克,三棱、莪术各6克 【制法】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用途】 适用于结节性痒疹。 【用法】 每天1剂,分2次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