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辩证之先河。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共载方剂269首,用药214种,对药物加工与使用,方剂配伍与变化都有很细致要求。张仲景对外感热病与杂病认识和临证治疗指导思想与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其在药剂学方面成就,对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08.htm

未病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麠有预防含意。例加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内服药预防疫病方法。麡有早期治疗意义。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可能,须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麢掌握疾病发展趋向。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iweibing-2694.html

正误存疑篇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要略一书,其世远而就阙误也,与伤寒论等。如 长“ ”字,与缓中补虚用大黄 虫丸主之之类,俱不可以为法。爰加斟酌其改移删补诸式,与夫存疑之二十八条,悉仿伤寒论叙次云。...

http://qihuangzhishu.com/666/34.htm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简析_【古诗文大全】

...沛然莫御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美感效应。诚然,李煜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995.html

伤寒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钻研内经难经基础上,将其贯穿于认识与治疗伤寒全过程中,并且结合后世经验与本人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伤寒学说。伤寒论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了内经以正气为本思想。他强调:“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房室勿令竭乏,服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 邪不可干”亦须避之有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对于中医理论创新发展,是对于内经最好继承,而且是值得当代中医学习和发扬。 时下某些医家只强调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而忽视了内经“避”邪说和后世中医学家关于“疫戾”认识及著述,致使对于虚证“养生未病”与实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1069.html

历代兵制在线阅读

...书舍人,兼侍读,官至宝谟阁待制,死后谥文节公,学者称止斋先生。为学重“经世致用”,为官“抗疏忠垦”,这一思想贯穿于他历代兵制之中。著述除兵制外,还有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止斋论祖止斋文集等。 历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73.html

黄帝内经札记_【中医宝典】

...费振钟 四、“气” “气”,这是个当时人人都知道,都在使用概念,也是人人都还没有弄清楚外延到底多大概念。 黄帝与歧伯坐在明堂上漫谈,他们谈得最多也是这个“气”字。素问八十一论,“气”是贯穿始终主架。初讲“四气调神大论”,辨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4.html

金元医学争鸣创新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原因:“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中医预防医学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所谓中医预防学,即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传变或复发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医家把预防疾病称做“未病”。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谓“不治已病,未病”,即是谓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5.html

共找到1,088,8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