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二首(之一) 臣轼言。伏蒙圣恩,以臣累章请郡,特除臣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者。中禁宝储,上应奎璧之象,先朝谟训,远同河洛之符。隶职其间,省躬非据。臣轼诚惶诚恐,顿首顿首。伏念臣学非有得,愚至不移。虽叨过实之名,卒无适用之器。少时...
... 【备注】(1)用于湿温、暑湿初起,发热、恶寒、身重、胸闷、苔腻等症。豆卷为发表之轻剂,外可透发表邪、内可化除水湿,用于湿热兼有表症者,常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2)用于湿热内蕴、发热烦燥、胸闷不舒、身重体痛等症。豆卷善于通达宣利,用于湿...
...鲁迅文言1881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1886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1888...
...者宜上开其结,下止其泻,兼清其内伤外感之热庶可奏效。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五钱) 生莱菔子(一两捣碎) 滑石(一两) 生杭芍(六钱)甘草(三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复诊 服药后上焦之结已愈强半,气息颇形顺适,灼热亦减,已不感渴,大便仍溏,服药...
...孝元之世,亡王子侯者,盛衰终始,岂非命哉!元始之际,王莽擅朝,伪褒宗室,侯及王之孙焉;居摄而愈多,非其正,故弗录。旋踵亦绝,悲夫!表略...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苏羌达表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 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 羌活3~4.5克 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
...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症,神效。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二盅,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
...唐代医学家。名讯,以字行,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初为道士,精于医术,于武则天时任侍御医(684-704年),后于中宗景龙间(707-709年)任光禄卿,主管宫廷饮食,与当时名医李虔纵、张文仲齐名。晚年告老辞归,为乡里所重,人尊之为“药王”...
...身体烦疼。日晡发热。黄麻汤加白术四钱。 湿家身疼烦热。浑是躯壳受伤。即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从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古今录验橘皮汤(金匮) 治寒邪...
...( (音喜) (音 )_(图))味苦,寒,有小毒。主热 ,烦满不能食。生捣汁,服三、四合,多则令人吐。唐本注云∶叶似酸浆而狭长,花黄白色。一名火 。田野皆识之。今按别本注云∶三月、四月采苗叶,曝干。(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高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