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黄赤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肾水,火又逆上而为呕哕,关格之证悉具,死在旦夕矣。遂处大苦寒之剂,黄柏、知母各一两,桂一钱为引,服药须臾,前阴如刀刺火烧,溺如瀑泉,肿胀遂消。此证一在上焦气分而渴,一在下焦血分而不渴,二者之殊,至易辨耳。(李东垣)马参政父年八旬,初患小便短...

http://qihuangzhishu.com/472/314.htm

炮制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取其收其散之意也。稀面糊丸者,取其易化也。汤泡蒸饼丸者,又易化也。滴水丸者,尤易化也。炼蜜丸者,取其缓化也。蜡丸者,取其难化也。大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病,取缓而治之之意也。(李东垣)凡修...

http://qihuangzhishu.com/472/762.htm

溺闭_《古今医案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李东垣治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腿脚亦胀裂出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服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李曰.病深矣.非精思不能处.因记素问有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

http://qihuangzhishu.com/618/75.htm

男女异同论_《血证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则此汁变化而赤.仍下行而为经血.人皆知催乳须补脾胃.而不知滋血尤须补脾胃.盖血即乳也.知催乳法.便可知补血法.但调治脾胃.须分阴阳.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

http://qihuangzhishu.com/686/5.htm

方剂学的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胃苓汤等,将17首方剂集中介绍,有些地方作者还加了按语“和得者也”,主方除选自《内经》、《伤寒》、《金匮》外,还有的选自伊尹《汤液经》、《和剂局方》、《肘后方》、《广济方》、《千金》、《得效方》、《集验方》、《济生方》及李东垣、张洁古、朱丹溪...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6.htm

温病学说的发展与成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热养阴的治则,其临床运用更加丰富多彩,尤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叶氏对温病养阴和诊治有很多创见,把养阴步骤分为甘寒养胃津、咸寒滋肾之法。同时叶天士发挥了李东垣脾胃学说,立养胃阴一法,不但用于温病,而且广泛运用于治疗某些虚劳、肝病、胃病、久嗽...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2.htm

升降浮沉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演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

http://qihuangzhishu.com/263/10.htm

溺闭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李东垣治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腿脚亦胀裂出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服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李曰.病深矣.非精思不能处.因记素问有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1-10.html

邓铁涛自述万里云天万里路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很好。我担任过该科的教学,对其中一些名家学说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在临证时加以验证,这方面的收益是比较大的。有些名家的一家之言,应该拿到临床中去验证,不能草率地批判抛弃。一家之言,有些好象是一块璞玉,经过加工,晶莹乃见。 例如,李东垣阴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41.html

升降浮沉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演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3.html

共找到6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