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简历_【中医宝典】

...明末清初人。名山别字公它。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博涉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提倡“经子不分”目的在把诸子和六经列于平等地位。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通医学。传有《傅青主男科》等书疑系后人托名之作但其书流行颇广有参考价值。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11.html

关于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设想_【中医宝典】

...证候是对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是一个多维多阶多变量的复杂系统。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关键在于降维升阶。首先是通过证候要素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5.html

三焦辨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1.html

八纲辨证的意义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八纲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用八纲辨别归纳证候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八纲概念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一个方面。 八纲中的表和里是用以辨别疾病病位最基本的纲领;寒热虚实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病性最基本的纲领;阴与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5.html

论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证_《温热逢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耳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凡外感病无论暴感伏气或由外而入内则由三阳而传入三阴∶或由内而达外则由三阴而外出三阳。六经各有见证即各有界限...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fengyuan/813-6-3.html

发表之药用温攻里之药用寒温里之药用热论_《医效秘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足而阴有余故用辛热以助阳抑阴此温里之药用热者是也。传足不传手论谓伤寒伤足不伤手可也谓伤寒传足不传手则不可也。盖手之六经皆属金火故金火不畏寒者也。其足之六经曰土、曰木、曰水以水遇寒则冻冰木遇寒则叶落土遇寒则裂不坚是...

http://qihuangzhishu.com/815/15.htm

六经六气_《中西汇通医经精义》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以营运不息.名曰五运.人秉之而生五脏.所以应五运也.义详卷首.兹不再赘.天有风寒湿燥火热之六气.以充塞万物.人秉之而有六经.脏腑各有一经.合为六经.所以应天六气也.名太阳者.因天有此太阳之气.名太阴者.因天有此太阴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67/16.htm

辨证施针针贵在精不在于多——探究岭南陈氏飞针_【中医宝典】

...引起的。因此辨证施针时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调和阴阳平衡。长期临床验证该技术取穴精、简、验突出了辨证选穴和审因论治的中医思想取穴少而精处方往往不过数穴。有一位腰椎病的患者陈全新教授只取了肾俞、大肠俞、曲池、委中4穴一次治疗就痊愈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05.html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_《医学传心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七日之中一剂差变成坏症终耽搁。阳盛格阴①须细察阴盛格阳②必须研。表里...

http://qihuangzhishu.com/142/21.htm

八纲辨证概念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医生对通过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中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6.html

共找到811,7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