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以蒲横度口折之,一倍增之,以布着小腹大横理,令度中央上当脐,勿使偏僻,灸度头及中央合二处,随年壮,好自养,勿举重,大语怒言,大笑呼唤。(千金范汪同)又方:牵阴头正上向,灸茎头所极,又牵下向谷道,又灸所极,又牵向左右髀直下行,灸所极,皆...
...唾血。软散,肺虚不敛,汗出如水且亡阳,故不可更为发散。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当病食痹。胃脉搏坚,...
...汤主之。干呕下利,黄芩汤主之。上此下利一章,后世名医诸书,皆以为法。古之所谓下利,即今之所谓泄泻也。内有治伤寒数方,仲景用治杂病,今全录之,使后人知云治伤寒有法,治杂病有方者非也。伤寒杂病同一法矣。丹溪云∶有湿、有气虚、火、痰、食积。戴复庵云∶...
...850_3【律僧】智远 滤水与龛灯,长长护有情。自从青草出,便不下阶行。 北阙应无梦,南山旧有名。将何喻浮世,惟指浪沤轻。 卷850_4【暮春送人】无闷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 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卷850_5【寒林石屏...
...不至于痞。先之一字,早用之义也。若已成痞而用之,则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而反损胸中之正气,则当以仲景痞药治之。经云∶察其邪气所在而调治之,正谓此也。非止伤寒如此,至于酒积杂病下之太过,亦作痞伤。盖下多亡阴,亡阴者,谓脾胃水谷之阴亡也。故...
...闲事,赢得高秋看洞庭。 卷855_10【题病僧寮】郑遨 佛前香印废晨烧,金锡当门照寂寥。 童子不知师病困,报风吹折好芭蕉。 卷855_11【题霍山秦尊师(一作杜光庭诗)】郑遨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浑如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一足任他为外物, 三杯自要沃中肠。头风若见诗应愈,齿折仍夸笑不妨。 细酌徐吟犹得在,旧游未必便相忘。 卷458_10【病中诗十五首·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梦得尚书】白居易 岁暮皤然一老夫,十分流辈九分无。 莫嫌身病人扶侍,犹胜无身可遣扶...
...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杂病篇,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
...伤寒著作。十六卷。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传本不同,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补充发挥。其学术见解颇有异同。由于所谓...
...伤寒著作。十六卷。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传本不同,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补充发挥。其学术见解颇有异同。由于所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