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初(1878-1943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求学心诚,遂将左氏珍藏其师张绍祖(传为张仲景后裔)所授之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之首册示黄,1935年又与黄竹斋共事于南京中央国医馆。1937年返桂林,以伤寒杂病论正本传其子,1956年由其子献出。另辑有脉纬难经原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93.htm

卷第四_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产育保庆集方,余收产论二十一篇,议论精确,无所不究。盖国医博极方书,所得之妙,惜乎有其说而无其方。郭君稽中为时良医,尤长于治产,故其切脉、用药屡取奇功。一日愿以所收家方,附于诸论之末,遂编为一集,真济众之异书也。古人谓∶为人子而不学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jiabaochankebeiyao5682/287-5-0.html

第十九回 草履几双黑人争去 圣尼一位白象驮来_观音菩萨传奇

...话说保姆、永莲二人,起身向孙德告辞,要入金轮山去寻访大师。孙德急忙拦阻道:“慢来,慢来!陷了一个,再送去两个,天下哪有如此情理?况且那位被陷师父,我等实在限于实力,无法可以救得,故只好付之天命;如今二位既到舍下,还想送入虎回去,在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122.html

用药分量_景景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药分量之轻重,鄙意当视其病以为准,初不能执定某药必重用,某药必轻用,即古方流传,其分量固已酌定,仍必赖用之者增损其间,乃合病机,不独药品之宜加减也。所谓君臣佐使,即别之于分量,故同一方也,有见此证则以此药为君,见他证复以他药为君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jingyihua550/148-13-0.html

炮姜与姜炭应区别药用_【中医宝典】

...干姜炮制品,炮制上也有相似之处,然而在炮制程度、效果、价格及临床应用上却有根本区别,可以说二者名不同,物也异,效更殊,故在经营、使用中应严格区别药用。摘自时珍国医国药文/林金瑞,陈党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264.html

不衰新安医学世家_【中医宝典】

...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医史传记,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相传张氏后裔传至明代为嘉靖年间满田张守仁“张一帖”内科,又经明、清两个朝代至张根桂传承衣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77.html

第二十回 妙善师赤足赶行程 加拉族游牧居沙漠_观音菩萨传奇

...话说妙善大师正和那白象说话,不料那时毛人已发现她脱逃了,跟踪寻来,后面喧声大作:妙善大师听得,道声:“不好!白象呀,那边夜叉又追来了,如何是好?你端的有心相救时,便请早些领我出险。” 那白象闻言,便略不迟疑地伸过三尺来长大鼻,“嗖”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123.html

养生无术是有术——国学大师季羡林长寿之道_【中医宝典】

...近日有幸读到季羡林传一书,先生那文人雅士淡泊朴实和宽厚、深情重义仁者风范,使我心灵好似接受了一次清凉灌顶。 生命达观大智慧 已逾94岁高龄季老,依然身轻体健,思维活跃,吐字清楚。在谈及养生秘诀时,他总是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044.html

刘一贴诗斥汪精卫_【中医宝典】

...,并和反对用中药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创始人、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汤尔和拍案争论,争论中曾用汤话回敬汤“名为科学家,实则顽固派”。汤汪之争载于1925年之晨报民国医学杂志第三期。1929年余云响以“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等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03.html

任应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现代医学家(1914-1984年)。字鸿滨,四川江津县人。幼习四书五经,有较坚实经学基础,后就读江津国医专修馆,于文史训诂,均有长进。后于1936年赴上海入中国医学院,并问业于沪上名家陆渊雷等人。抗战时返乡悬壶。并创办华西医药杂志。...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88.htm

共找到1,085,8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