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理、法、方、药俱全,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由于各门按类分叙各科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以及方剂的宜忌、药物的用量,方随证设,药随方施,临床应用颇为便利实用,全书收方16834首,内容涉及五脏病证、内、外、骨伤、金创...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
...可以是独立的一个机构,也可以依托在一个综合医院内,但它的任务是院前急救,安全输送病人和组建急救医疗网。组建这样一个机构应具备下列诸要素。(一)人员 无论是创建还是推动事业的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创建急诊医疗体系,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需...
...126页,岩波书店,1965年版),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朝鲜医学的发展。医事制度方面,朝鲜百济按照中国南北朝时期将医者与药者分工成为太医丞和药藏丞的作法,设置了医博士和采药师。(金斗钟:《韩国医学史》,第12,36,37,41,48页,韩国探求...
...考试考核制度、工作评估制度、学分统计制度和奖励制度。 (五)湖南中医学院和湖南省中医药学校作为我省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积极申办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其他各省属(合部属)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医学)研究单位、中医医疗(...
...一时期的针灸学,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针刺治疗的成就 1.发展腧穴理论:皇甫谧《甲乙经》在《黄帝内经》130多个穴和《脉经》基础上,对十四经穴,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增加到349个,将每个穴位的别名、部位、取法、何经所会,针刺深度、...
...对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影响 1.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的发展 在中医药学外邪致病理论的发展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所谓的外邪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以及中毒、中暑等理化因素,并且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
...印度医学的理论与蒙古传统医药结合起来,编撰了大量的蒙医药著作,为蒙医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世纪,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在《甘露汇集》中首次提出了“六种基本病症”理论(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希拉乌素、粘虫)等蒙医独特的“六基症”理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因手术摘除卵巢,或放射治疗等原因而使卵巢破坏,以致因卵巢丧失功能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症状群。 [诊断要点] 一、病史 1.在更年期发病(更年期一般指绝经前一年至绝经后三年),或有创伤、手术...
...吕炳奎(1914~2003年),15岁拜学习中医,曾任卫生部党组成员、中医司司长。 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充沛、升降有序、五脏得养。脾胃虚的补养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药膳来调理。可以用温补脾阳、滋补脾阴、健脾补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