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景岳全书》右归饮 《虚损启微》右归饮 《医述》右归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右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药6克(炒)山茱萸3克 枸杞6克 甘草3~6克(炙)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 制附子...
...生逐寒而发表,炮除冷而守中。孕妇忌之。辛,温,无毒。入足阳明、太阴、厥阴、手太阴经。逐寒祛湿,温经止血,定呕消痰,下气消食。治内寒之腹痛,疗缩筋之霍乱,止寒湿之呕利,回手足之厥逆。姜附汤 干姜 附子治汗下后,昼躁夜静,脉沉无表,身无大热者...
...热甚作渴饶饮水.解毒生津功莫比.若还纵饮不知休.水蓄于中灾异起.麻症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以绿豆、或芝麻、或炒陈米煎汤饮之.治法宜生津解毒.以加味人参白虎汤去人参、甘草、糯米.加...
...目录 《会约》八味回阳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会约》:八味回阳饮【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
...目录 《景岳全书》小和中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小和中饮【处方】陈皮4.5克 山楂6克 茯苓4.5克 厚朴4,5克 甘草1.5克 扁豆(炒)6克【功能主治】治胸膈胀闷,或妇人胎气滞满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
...白术茯苓汤 白术丸 槟榔丸 参苓丸 赤茯苓丸 大半夏丸 茯苓白术汤 茯苓汤 茯苓丸 甘草营实汤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汉防己散 厚朴大黄汤 化气丸 款肺丸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灵脂丹 木防己汤 十枣汤 水肿茯苓煎 葶苈...
...动态 图片 释名白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
...《伤寒杂病论》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 (劈)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分温三服。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
...少阴阴邪有水气,腹痛四肢重沉疼,小便不利自下利,或咳或呕真武平。咳加干姜辛味共,小便若利去茯苓,呕去附子生姜倍,利去芍药入干宁。【注】少阴阴邪有水气,谓少阴阴寒兼有水气病也,饮病主证,谓腹痛,四肢沉重疼痛,大便自利、小便不利,宜真武汤温中...
...《目经大成》八物回生饮人参 黄 白术 鹿茸 当归 附子 干姜 肉桂阴阳两虚,寒邪直中,眩仆欲绝,喉无痰声,身不浮热,此方主之。阴阳之在人身,互为其根,不可须臾离也。阴尽则阳无所附而飞越,故眩仆。阳消则阴无所资而寒逆,乃欲绝。过不在痰,焉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