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痫,昏迷不知人,嚼舌仰目。【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栀子散【处方】山栀仁(炒)萝卜子(炒)各等分【制法...
...《本草备要》郁李仁润燥,泻气,破血辛苦而甘。入脾经气分。性降下气行水,破血润燥。治水肿癃急,大肠气滞,关格不通。用酒能入胆,治悸、目张不眠(一妇因大恐而病,愈后目张不瞑。钱乙曰∶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横不下。郁李润能散结,随酒入胆,结...
...(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 山栀子仁(一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三两) 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学海案∶“聚珍本”山栀仁一两,甘草三两云一作三分。方后...
...(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 山栀子仁(一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三两) 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学海案∶“聚珍本”山栀仁一两,甘草三两云一作三分。方后...
...岩石强劲的青松引诱得仙鹤经常来这里栖息。到达天际为的是要留下姓名,轻轻擦试岩石情意深重地在这里自己题写诗句。”当时是前唐末辛未年,登到这里题诗留念的,到现在已经三十九年。 斗山观 汉乾祐中,翰林学士王仁裕云,兴元有斗山观,自平川内,耸起一山...
...《保健药膳》二仁通幽汤主要原料:桃仁9个,郁李仁6克,当归尾5克,小茴香1克,藏红花1.5克。制作方法:将五物合煮,去渣。不拘时饮用。效用说明:润汤通便,行气滞消胀。适宜于因血脉瘀阻、阻隔大肠,以至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等症。 目录 《保健...
...大射干汤 治胃痈始成。射干 升麻 白术 赤芍药 赤茯苓 山栀仁水煎熟,入蜜生地汁和服。甘桔汤 治胃痈痰气上壅。甘草 桔梗 麦门冬(各一两) 水煎服。三仁汤 治胃痈小便赤涩,腹满不食。薏苡仁 桃仁 冬瓜子仁 牡丹皮水煎服。射干汤射干 升麻 ...
...目录 《济阳纲目》补益四物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阳纲目》:补益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生地(酒炒)1钱,白术1钱,玄参1钱,白芍药5分,川芎5分,黄柏(炒)5分,知母5分,白茯苓5分,麦门冬(去心)5分,陈皮5分,山栀仁(炒)...
...如痞满,加炒黄连1克;有郁热,加山栀仁;少食,加山楂、麦芽各0.6克;妇人,加香附4.5克,川芎2.5克,红花、木香各0.3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目录 《证治准绳·类方》气郁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准绳·类方》:气郁汤【处方】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9克 苍术 橘红 制半夏各4.5克 贝母(去心)茯苓 川芎 紫苏叶(自汗用苏子)山栀仁(炒)各3克 甘草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