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为大安县,万年县为大年县,仍置佑国军节度使额。始命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是日大酺,赏赐有差。《通鉴》:甲辰,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以摄中书令张文蔚为册礼使,礼部尚书苏循副之;摄侍中杨涉为押传国宝使,翰林院学士张策副之;御史大夫薛贻矩为...
...《灵枢》曰∶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即足肚。)背(三)、五脏俞(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王海藏曰∶脑、颐、须、鬓,亦为痈疽必死之处也。《鬼遗方》云∶不可患痈疽者七处∶眼后虚处一,颐接骨处二,耳门前后、车骨接处(三),阴根上...
...道家书籍“三寸”词语解释 三寸,又曰“三寸气”,三寸指咽喉部位。《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三寸即是指呼吸之气。一刻功夫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一个昼夜共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4刻,共为96刻。古代人所用的历法,规定一个昼夜共为100刻。 张...
...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五脏六腑.部位既别.逆顺难明.若存寸舌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辨别.三关消详.用药始无差误.寝后方将形脉看.要分寅卯辰三关.男看左手女看右.气寅风卯命辰安.纹青枝紫惊为病.纹紫枝红伤寒症.红为...
...□ 吴新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三易洞玑》作者黄道周为明末闽海大儒,《三易洞玑》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所谓“三易”,是指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和孔子之《易》;“洞玑”是说玑衡为古人测量天文的仪器。按照《易经》所载历数以测天文,可以洞悉天地...
...四时之脉,和缓为宗,缓即为有胃气也。万物皆生于土,久病而稍带一缓字,是为有胃气,其生可预卜耳。(统六脉而言,不得独诊右关。)...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有神也。方书乃以有力训之,岂知有力,未必遂为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精熟缓字,自知所别裁。...
...微为阳弱欲绝,细乃阴虚至极,二脉实医家剖别阴阳关键,最宜分晓,故继浮、沉、迟、数后,举以为对,以冠诸脉。...
...寸、关、尺为脉本位,长则过乎本位,短则不及本位。欲辨长短,先明本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