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关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膈关,经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95.html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二十八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留七呼.灸二壮.忌同.偏历二.手阳明络.在腕后三寸.别走太阴.针二分.留七呼.灸三壮.明下云、五壮.温溜二.一名逆注.一名池头.在腕后.大士三寸.小士寸.针三分.灸三壮.明云、在腕后五寸寸间.下廉二穴.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兑肉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60/28.htm

的解释_掘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挖洞。 如:「田鼠喜歡在田裡掘而居。」...

http://hanwen360.com/c/218726.html

侧胁部(左右凡一十二)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四肢懈惰,善恐少气厥逆,肩臂不举。可灸百壮,针入分,忌如常法。2.京门∶二,肾之募,一名气 ,一名气府,在监骨下腰中,季胁本侠脊,治腰痛不得俯仰,寒热,胀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黄,少腹急肿,肠鸣洞泄,髀枢引痛。可灸三壮,针入三分,留七呼...

http://qihuangzhishu.com/716/107.htm

卷之 喉症_《类证治裁》

...以水温之. 针照海然谷四穴. 使血出如珠. 若刺少商.血出散而不收者. 不治. 照海穴. 在内踝下四分. 软骨陷中. 然谷. 在内踝前大骨下陷中. 皆肾经也) 编号 105〔乳蛾〕 ----257页1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52.html

足少阳胆经(左右足及股凡二十八)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三寸动脉中,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 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可灸五壮,针入分,留七呼。7.阳辅∶二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溶溶...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2-8.html

巧得一平呃逆_【中医宝典】

...屏气数秒钟,则疗效更佳。可连续按压2~3次。 【按压期门】患者取坐位,上身略向前靠,身体自然放松。术者面对患者,取双侧期门(位于乳头直下,第肋间隙),先以拇指行一指禅推法,由轻至重,待得气后施指按揉法治疗,并行呼吸泻法。通常经3~5...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20.html

按摩葆青春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功能。 、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七、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603.html

太白--脾系统的首选保健大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足太阴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也属土。“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里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 太白穴位丁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是脾经的原。所谓原穴,就是这条经络上具有统摄作用的穴位,它对相对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90.html

墨子故事:守城之法_墨家_【文学360】

...墨子事迹:守城之法 墨子回答了如何防守十二种进攻之后又说:“城墙厚而高,壕沟深而宽,修好望敌之楼,防守器械齐备,粮食材草充足,防守人员精干。官民和睦,全民皆兵,国君讲信义,大臣争立功,赏罚严明。具备这些条件,城池就可以守住。”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881.html

共找到119,2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