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名:消炎护膜散)方药:大枣10枚煎汤送下,每日3次。4周为1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理气和胃。主治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报道,用此方治疗30例,治愈8例(占26.7%),好转19例(占63.3%),无效3例(占...
...君戏臣妻自不良,纲常污枉成王;只知苏后妖言惑,不信黄妃直谏匡。烈妇清贞成个是,昏君愚昧落伤殃;今朝逼反擎天柱,稳助周家世世昌。 话说姚中上摘星楼见驾毕,纣王曰:“卿有何奏章?”姚中曰:“西伯姬昌已死,姬发自立为武王,颁行四方诸侯,归心者...
...《是斋百一选方》五味子切散治肺虚寒,理喘下气。务观郎中娣忽发喘嗽,服诸药皆不瘥,得此方三服遂愈续方》(陆务观,绍兴府人)。干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陈皮(去白,三分) 桂 茯苓 五味子(各一两)上为切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
...脉不行于寸口,由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经也。以其不正行于关上,故曰反关。必反其手而诊之,乃可见也。...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内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它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等病并存,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以后发病者多,是中、老年人必须重视的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
...国语辞典 宮中的女官,像妃、嬪、嬙、貴人、美人等是。 左傳.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官。」 國語.周語中:「內官不過九衘,外官不過九品。」 國君左右的侍衛官或京官。 舊唐書.卷八十八.韋思謙傳:「竊見朝廷物議,莫不重內官,輕外職。...
...病名。①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见《肘后备急方》卷四。《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
...鉴别 本症应注意原发性和继发性反流相鉴别,原发性为先天性膀胱输尿管功能异常所致,最常见,继发性与尿路感染、创伤、膀胱颈及下尿路梗阻、妊娠等有关,注意病史和相关临床表现以助鉴别。本症临床常见表现有反复发热、腹痛、发育不良及肉眼血尿等,应与...
...胃食管反流为胃内容物通过下食管括约肌(LES)逆流入食管。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伴或不伴症状。正常情况下胃分泌酸故pH为1.5-2.0,而食管腔内pH约为中性(pH为6.0-7.0)。当发生胃食管反流时,远段食管内pH明显降低。胃食管反流...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