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中有阴,可下之。读者罔识其旨,讵知皆以温药下之之法耶!其曰当下其寒,谓阳中有阴实之邪可下,其金针不跃跃乎?张璐曰∶三承气汤,为寒下之柔剂;白散、备急丸,为热下之刚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
...目录 《外台》大黄泄热汤 《备急千金要方》大黄泄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大黄泄热汤【别名】泄热汤【处方】大黄2两,泽泻2两,黄芩2两,栀子仁2两,芒消2两,桂心2两,大枣30枚,石膏8两(碎,绵裹),甘草1两(炙)。【...
...目录 《圣济总录》大黄桔梗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大黄桔梗散【处方】大黄(锉,炒)1两半,桔梗(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羚羊角(镑)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
...,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注意】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贮藏】密封。【摘录】《中国药典》▼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蟅虫丸【处方】大黄75克(蒸)黄芩60克 ...
...目录 《张氏医通》落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张氏医通》:落痔汤【别名】起痔汤(《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防风 荆芥 栀子 槐角 苦参 甘草各30克 朴消15克【功能主治】治痔疮。【用法用量】上药分作三...
...目录 《幼幼新书》更衣大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幼新书》:更衣大黄丸【处方】大黄7分,葶苈4分(炒),牛黄3分,人参2分,厚朴(炙)2分,芫花(炒)2分,桂心1分,黄芩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
...大黄 一钱 黄连 一钱 黄芩 一钱 麻沸汤渍少顷,热服。沸水,多时泡如麻子细,即为麻沸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脉洪,重按不空。此治心经火气不降之法也。人身水气在下,火气在上。水气在下,应往上升。火气在上,应往下降。火者,动气也。火气...
...黄芩汤清热燥湿,三七参化腐生肌,逐瘀止血,生山药滋阴健脾,意在诸药合用,则邪可去,正可复。拟:黄芩10g 白芍20g 甘草10g 三七3g 生山药,15g 红枣6枚三剂二诊:下痢日减为二三次,血大减,腹痛亦轻,仍口苦。纳谷不馨。舌红无苔,...
...《冯氏锦囊秘录》导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导气汤【处方】芍药30克 当归15克 大黄4.5克 黄连3克 黄芩4.5克 木香 槟榔各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
...目录 《千金翼》枫香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翼》:枫香汤【处方】枫香1斤,芎䓖3两,大黄3两,黄芩3两,当归3两,人参3两,射干3两,甘草(炙)3两,升麻4两,蛇床仁2两。【功能主治】隐疹。【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斗,煮取7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