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外用,多煎汤熏洗或捣烂敷于患处。治肝炎:常春藤、败酱草各15克,水煎服;治疔疮痈肿:鲜常春藤60克,水煎服。另取鲜常春藤捣烂,加糖及烧酒少许捣匀,外敷患处;治口眼歪斜:常春藤、白风藤各15克,钩藤7个,同浸泡于500毫升白酒中,待 15...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止血;解毒。主吐血;痈疽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2.《贵州民间药物》:治痈疽疔疮,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
...□ 宋丽华 山东省莱阳中心医院 冻疮是天气寒冷时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经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而且发生过冻疮的地方还容易再次冻伤发,预防冻疮,除了要增强体质外,还要注意保暖,鞋袜要宽松舒适,晚上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脸和洗手脚,并可适当搽些...
...治疗五官科疾病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外用滴剂,虽然这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使用手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滴耳药 外耳道有一定的弯曲度,所以滴药时须牵引耳壳将耳道拉直。病人应使病耳向上,成年人向后上方牵引...
...,味淡,可解热镇静、补中气,对喉痛、疔疮、烫伤、脱红、小儿惊风等症有效;籽性平,可补脾健胃、治久泻。 肺热咳嗽:鲜仙人掌6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用5~7日。 腮腺炎:仙人掌适量,捣烂绞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捣烂复敷于患处。 ...
...疔疮痈肿。取新鲜的蔊菜,洗净,捣烂,外敷疔疮痈肿,有消肿解毒的功效。有绞取自然汁,可以擦漆疮。【处方用名】蔊菜、江剪刀草(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治疗皮肤病最常用外用药,而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剧、恶化。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呢? ◆不同病期,剂型有别 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洗剂、软膏乳剂和酊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
...山坡、路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①《滇南本草》...
...皮脂腺阻塞。使用外用药之外,还可以再配合口服药,或是局部注射、病灶引流、粉剌清除的局部治疗来处理。 3.有些外用药品使用初期会变得更严重,甚至皮肤会因为适应性的关系,显得又红又脱皮,如维他命A酸的外用药。但只要持续使用下去,皮肤就会逐渐适应,...
...,月经不调,白带。 【用法用量】0.5~1两。 【备注】(1)云南有将本品作清热利尿药用,治疗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炎,小便不利,膀胱炎,肾结石;外用治疔疮肿毒,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