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
...痔疮 (一)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勿用。恶大黄,使黄连。三月采根,阴干去芦。微炒入药,专能发吐。不用煎汤,惟作散用。主头秃疥疡,疗肠癖泻痢。杀诸虫,除蛊毒,去死肌,愈恶痈。治喉痹不通。理风痰上壅。亦能医马涂癣,并敷马刀烂疮。《本草求真》藜芦(毒草)吐风痰在膈居。盖缘苦虽...
...,肿消而病愈。此为用寒远寒之意也。【摘录】《鬼遗》卷三▼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鬼遗》卷三:大黄汤【处方】大黄2两,牡丹3两,芥子半升,消石3合,桃仁50枚(去皮,炒,切之)。【功能主治】肠痈之为病,诊小腹肿痞坚,按之则痛,或在膀胱左右...
...大枣甘草。名为当归四逆汤。以治伤寒邪入厥阴。非取通草以通营卫之意乎?但孕妇勿服。土茯苓(蔓草)消水除湿尤解杨梅结毒土茯苓(专入胃肝。兼入肾肠)。甘淡气平。功有等于萆 。治能除湿消水。去清分浊。然此尤解杨梅疮毒。盖杨梅疮多由岚瘴熏蒸。与淫秽...
...;花被裂片6,分离。浆果球形,蓝黑色。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分布贵州、四川、云南、湖北、陕西等地。 【性味】淡微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活血止血。 【附方】①治痨弱干瘦:土茯苓、饿蚂蟥根各一两,阎王树根五分...
...牡丹皮 桃仁(各三两) 栝蒌仁(四两)上每服四钱,水煎。桃仁汤 治肠痈,腹中痛,烦躁不安,壅痛,大便闭涩。亦有绕脐生疮者,但用此药无妨。桃仁 大黄(炒) 牡丹皮 芒硝 犀角(镑) 冬瓜仁(研。各二钱)上水煎,入犀角末服。牡丹皮散 治肠痈,腹...
...吞咽药汁,不多时鼻血止住了。为了纪念仙鹤的帮助,遂将此草药命名为仙鹤草。 仙鹤草又名龙牙草,脱力草,泻痢草,味辛涩,性微温,无毒,入肺、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的作用。临床常用治内、外、妇科各类出血、赤白痢疾、劳伤脱力及...
...今人皆以土茯苓为萆则腰脚痹软,佐杜仲末,每酒下二钱,忌牛肉。(验方第一。)小便数,酒丸豆大,每酒下七萆 厘清饮 萆 菖蒲 益智 乌药(等分)水煎。治白浊频数。(诸方第一。)菝生山野中,茎似蔓而坚强,植生有刺。其叶团大,状如马蹄,光泽似柿叶。...
...临证经验。 小儿夜啼多为日间精神如常,入夜则惊哭啼闹不安,食欲欠佳,大便偏干。素有脾寒、心热、惊骇等致病之说,治疗有别。 笔者在诊疗时,不论其为寒、为热、为惊、为滞,概从肝、胃、肠人手用药治疗,总可见效。治小儿夜啼,取昼鸣夜息之意,应用钩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